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靳葛介紹:“加這個體質測試主要是一個引導的作用,主要是想告訴我們的中學生,在高中階段不僅僅是學習,還要加強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的一個鍛煉,這也更加體現出我們教育的一個目標。”
同時,今年多數高校在自招計劃人數上縮減幅度達30%-40%。例如,武漢大學去年自招計劃人數為350人,今年銳減至192人。優化調整專業,縮減招生規模,提高報名門檻,不少家長和學生認為,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過於嚴苛,也減少了跨入名牌高校的路徑。
為了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自主招生政策從2003年開始實施,為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提供進入重點大學的路徑,也賦予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權。但近年來,自主招生在受到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同時,也隨之出現了專利論文買賣、招生腐敗等問題。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靳葛認為,自主招生政策上的減法其實是為了尋求教育公平上的加法。
靳葛說:“對自主招生提高要求,並不是說是斷了自主招生的一個路,是要淡化自主招生的一個功利色彩。公平作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個前提和底線,勢必要牢牢守住。”
針對自主招生現狀,2018年,教育部專門發文,提出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督制約、嚴格懲處造假等“五嚴格”工作要求。今年年初,教育部對自主招生政策再發文,並升格至“十嚴格”,被稱為“最嚴自主招生”政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徐鬆認為,自主招生政策嚴格並不意味著人才選拔的渠道變窄,隨著招生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新高考改革來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已經成為人才選拔的主流趨勢。
徐鬆說:“它雖然很重要,但並不一定代表著所有的招生政策改革,所以並不是像外界擔心的減就減掉了,實際上這個水不從這個門流也會流到那個門裡面,包括現在我們經常聽到的新高考、聽到的綜合評價方式,只不過我們通過其他途徑進入到心儀的高校。”
(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