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能餐廳不只是“機器人炒菜”
http://www.CRNTT.com   2019-03-04 14:31:26


 
  貼心的服務,一直是海底撈的王牌。換上一台台冰冷的機器人,會不會反而令其失了顔色?

  眾所周知,機器人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失誤,更可以解放人力。業內人士表示,解放出的人力可以從事無法被機器代替的工作,例如與顧客溝通等工作。

  智能只是手段,體驗才是目的。基於大數據的分析,是餐廳智能化的關鍵所在。一體化的數據分析平台,從連鎖門店收集用戶信息進行數據分析,為不同門店提供相應的運營規劃建議。

  北京市民小黃說:“我之前去過一家智能餐廳,店內只有1個機器人,走路速度特別慢,根本起不到提高上菜速度的目的。”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烹飪機器人、智能餐廳仍處於初級階段。智能的社會餐飲服務,包含信息收集處理、服務、加工以及後續呈現等內容,而非簡單的“機器人炒菜”“機器人送餐”。

  互聯網時代,提高用戶體驗才是企業更好地贏得用戶的王牌。無論是用機器代替人力,還是用大數據判斷用戶心理,都是餐飲行業提升用戶體驗的方式。

  中國的餐飲行業,從改革開放至今,經歷了從追求溫飽向追求精神滿足轉型。餐飲業營業額連續20多年實現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行業前景一片光明,市場空間巨大。

  此番多家企業布局智能餐廳,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表示,科技進步、用工成本增加、高技能人才緊缺、社會對公共餐飲服務需求的增長等加速了餐飲機器人的發展。

  京東X未來餐廳負責人唐思宇表示,餐飲行業持續面臨著人力成本上升、運營效率的挑戰和消費者多變的體驗需求,機器人和智能技術的應用能有效削減成本、提升效率,並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

  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32家活躍的中國公共服務機器人企業中,僅在第二梯隊有穿山甲、眾德迪克2家專注於送餐機器人,目前尚無專注於烹飪機器人的企業上榜。

  唐思宇表示,烹飪機器人技術在持續進化,但應用還處於早期階段。無論是技術應用定位、技術穩定度,還是實際運營中的人力配合等需進行更多嘗試。但是,為運營降本增效是餐飲技術發展的大方向,技術應用範圍的逐步擴大將是大勢所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