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柏光:第三勢力應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9-02-23 00:14:04


 
  根據個人的觀察及分析,中國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在經過三十多年的調整與修正後,現行意涵中的“一國”並非強迫人們在現存的兩個政治實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二選一,而兩岸統一後的“兩制”也不同於“香港模式”,兩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探索與討論空間。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探討,兩岸之間“一國”的統一國家概念,在文化上的意涵更大於政治上的意涵。孟子曾說:“舜,東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故從歷史的面向來說,中國自古以來強調的統一,在文化上統一的意義及價值遠大於政治上,甚至是血緣上統一,政治上的統一或可用武力達成,但文化上的統一卻有賴於爭取人心,這也是習近平之所以要提出“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的主要原因。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除了原住民族及新住民外,大多數民眾的先祖都來自黑水溝的另一頭,兩岸共同傳承沿襲了中華文化,彼此在語言、文字、宗教、習俗、生活習慣與諸多文化概念(如家族概念)上有著許許多多的共同點,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因此,我認為應該將“兩岸同屬文化一中”作為探索“台灣模式”的基礎,各方不要拘泥於政治名稱而爭執不休,甚至怒目相向,而應該聚焦思考如何在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下,尋求建構一個能夠確保台灣現有民主法治制度與民眾福祉,讓兩岸不同的政治與社會制度可以共存共榮,長期發展的“兩制台灣方案”。

  中華民族致公黨作為第三勢力的一份子,願意貢獻一黨之力,在探索“台灣模式”上扮演積極性的角色,與其他致力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維護台灣民眾利益的第三勢力政黨與團體,共同擔負此一歷史性的責任。
 
  (作者陳柏光,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