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以後,這條生產線上可能只需要五、六人,甚至兩、三人,主要是做維修。當然,我們的生產線上很多人都是博士,不是普通操作工人,特別是光芯片生產中,會動手的博士還特別少。
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難有有作為的基礎研究。給農村教師多發一點錢,讓優秀人才願意去當教師,優秀的孩子願意進入師範學校,就如我們老一代革命家毛澤東、粟裕、黃克誠、許光達、惲代英…都出身於師範學校一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但現在不是這樣,教師待遇低,孩子們看見知識多也掙不到多少錢,所以也不怎麼想讀書。這樣就適應不了未來二、三十年以後的社會,社會就可能分化。完全使用人工智能生產的可能就會重回西方,因為沒有了工會問題、社會福利問題、罷工問題……;完全不能人工智能的生產可能會搬到東南亞、拉丁美洲、南歐等人力成本低的國家去了。我們國家面臨著這種分化,就應該要把基礎教育提到國家的最高綱領,才能迎接未來的革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這應是黨和國家的主要責任,每個公民的義務。今天滿街高樓大廈,過二、三十年就變舊了。如果我們投資教育,二、三十年後這些窮孩子就是博士,開始衝鋒,國家就會走向更加繁榮。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華為只能把自己管好,不能去管別人,所以我們就大量投入資金往前衝。剛才央視記者問我“你們賺的錢很少,為什麼科研投入會有那麼多”,比如今年我們利潤是90多億,但是科研投入150-200億美金。其實這150億哪裡是我們投的,都是成本,實際上還是客戶投的。客戶給我們的錢,不是產生利潤,而是產生投入。
我們為什麼要走在前面?新技術進入時代的周期變短了。過去是等到科學家做方程,經過五、六十年,終於發現這些方程有用。從電磁理論,又經過五、六十年,發現電磁理論可以用於無線電;又經過了幾十年……。今天已經不可能了,這個過程縮短非常厲害,即使不能叫毫秒級,也是極短級。如果我們還是等著產業分工,不進入基礎研究,就有可能落後於時代。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變成人才大國,我們與別人的競爭才更加有信心,因此,小學教師應該要得到更多的尊重。當然,今天教師待遇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但還要讓教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國家未來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競技中獲得成功。
今天大家看到華為有很多成功,其實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科學家,因為華為工資高於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華為工作。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因此,我們國家要和西方競技,唯有踏踏實實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時間振興教育。
振興教育不在房子,在於老師。黃埔軍校就是兩條綁腿,抗大就是一條小板凳。你們看關於抗大的電影,搬個小板凳,坐在黃土飛揚的土地上,聽到毛澤東沒有麥克風的講話,就建設了新中國。黃埔和抗大怎麼不是世界上兩所偉大的名校呢?所以,物質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得到尊重,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記者:您提出基礎教育這個議題,是希望能夠給社會一個警示嗎?
任正非:我認為,社會就是應該有口號“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我們再窮也不能窮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