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德國基爾大學團隊:“和中國的合作棒極了”
http://www.CRNTT.com   2019-01-12 10:29:48


 
  機械工程師拉爾斯·賽梅茨說,在技術層面,中方要求的設備環境實驗時間是德方預期的三四倍,甚至螺絲、電線也有不同規格。這一切都需要於佳來溝通。為此,他多次拎著10多千克重的精密儀器箱,往來於中德兩國之間,行程超過13萬公里。

  最終,這個中德合作的載荷探測儀,僅用了13個月就完成了交付。

  張珅毅也對合作非常滿意,他說中德雙方團隊都能感受到對方最大的誠意。

  “13個月完成這樣一個項目,在歐洲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2年。”於佳告訴記者。

  整流罩上的4個新塗裝,昭示國際合作的無限前景

  搭載嫦娥四號升空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整流罩塗裝與以往有些不同,除了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探月工程的標誌之外,還多了4個新標誌:瑞典國家航天局、德國航空航天中心、荷蘭太空總署和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

  他們是嫦娥四號任務的外國合作方,提供了4個國際載荷。除了德國的粒子輻射探測儀之外,還有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測儀、荷蘭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和沙特的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

  合作無疑是令人欣喜的。

  張珅毅說,中德雙方都以開放姿態進行合作,共享了許多技術細節,如中方提供部分接口電路設計給德方,並被德方採納,德方的一些設計同樣也給了中方啟發。“這體現了中國和中國航天人的自信,以及開放合作的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