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平台+項目 衢州剛柔兼濟引才聚智
http://www.CRNTT.com   2019-01-06 09:21:25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浙江在線訊,1月4日,衢州市黨政領導前往上海深蘭科技公司總部,洽談無人駕駛公交車等項目在衢落地事宜。深蘭科技是國內新一代人工智能行業的領先企業,目前已在衢州註冊公司。這一重大項目的啟動實施,迅速為衢州集聚吸引了20多位技術研發人員,也讓衢州得以深度共享深蘭科技300多位高端人才的智力資源。

  長期以來,高端人才的缺失和流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衢州企業的創新和轉型,影響了衢州發展。衢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2013年,只有15位博士來衢州,其中11人在衢州學院。”經濟指標在浙江靠後,缺乏好的創業創新平台,即便出台了優厚的人才政策,高端人才也很少願意來衢州,“哪怕博士來了,一看衢州沒有平台,很難有作為,又走了。”

  數字經濟是衢州“一號工程”,也是對人才需求極高的產業。針對數字經濟高端人才難引難留等問題,衢州創新“柔性引才”模式,組建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首批已聚集了45人的數字經濟研究團隊和20多名全國一流專家,還在杭滬京深等地設立“人才飛地”,廣泛搭建人才平台,通過項目平台雙向發力,加快高端人才聚集。位於衢州海創園的浙江智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大數據運營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包括兩院院士在內50多名高層次人才的研發團隊,上線4個月已實現營業額4400多萬元。高端人才的大規模引入,迅速支撐起了衢州數字經濟的發展,僅2018年就引進落戶數字經濟企業20餘家,數字經濟成為衢州換道超車的領跑產業。

  為了實現高端人才由“柔”到“剛”、由“流”到“留”,衢州“剛柔兼濟”,做足功夫,在企事業單位廣泛搭建院士工作站、市級專家工作站、重點創新團隊、博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通過靈活的機制、優惠的政策和有禮的服務,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真正留在衢州,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平台+項目”的聚核效應,“剛柔兼濟”的引才模式,讓衢州引才實現了從“失血”到“止血”再到“造血”的質變,人才引領創新的風景日益亮麗。據統計,近3年,衢州新引進大學生近7萬人,阿里巴巴和網易兩家企業在衢州的分公司就招收大學生2000多人。2018年,衢州新引進博士142人、碩士560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84%和86%,各類平台和高端人才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00多億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