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18-12-16 10:51:27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波瀾壯闊的中國改革開放大潮,發端於以“包產到戶”為標誌的農村改革。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我國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協調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廣大農民群眾對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充滿期待,農村改革的攻堅任務更加艱巨。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農村改革發展歷程,總結農村改革發展經驗,對於深入理解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內涵,對於堅定深化農村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信心決心,都具有非常特殊的重大意義。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記者:當年小崗村貼著身家性命幹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包幹到戶”或“包產到戶”的實踐和探索是如何形成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

  段應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幾乎是同時,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冒著風險悄悄搞起了“包幹到戶”,由此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在當時對“包產到戶”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爭論還異常激烈的時候,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堅定的政治擔當,制定出台了中發1980[75]號文件。這個文件,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