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老非遺漸成扶貧生力軍 文化旅遊實現共贏
http://www.CRNTT.com   2018-11-22 11:09:41


 
  搭建集培訓帶徒、宣傳展示、旅遊體驗、運營就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平台,是打通“梗阻”的好辦法。廣西重點幫助貧困地區搭建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建設保護傳承工作平台,專家對貧困地區傳統技藝類項目開展現場指導,重點扶持有市場潛力的傳統技藝類項目,提高傳統技藝類項目的市場化能力。2018年上半年,廣西財政撥付非遺保護專項補助經費574.25萬元,主要用於非遺保護工作平台建設、非遺保護傳承等工作。“搭建起來的平台,實現了‘政府+公司+基地+農戶+市場’,打通了非遺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的上下游。”廣西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確保貧困戶自身不斷‘造血’,以手中線織綉出生活新希望。”

  2016年3月起,原文化部陸續支持相關企業、高校和機構等在傳統工藝聚集地設立了10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每個工作站都是建站單位與地方政府、文化部門合作的基本單元,在這個平台上,各方又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其中,取長補短,互利互惠。貴州雷山站引進了多家品牌服裝企業,利用企業成熟的現代管理和產銷機制迅速有效地實現工作成果轉化,提高產品品質。企業則通過參與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傳統工藝的養分,以滋養和提升品牌價值。

  此外,多地也探索建設非遺小鎮,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圍繞“柳州螺螄粉手工製作技藝”,柳州市柳南區打造起螺螄粉小鎮,帶動農民種植配菜、學習技藝和進入工廠工作,據介紹,“2016年,太陽鎮村有183戶貧困戶,如今靠著螺螄粉產業的帶動,已經全部脫貧,全鎮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萬元。現在的‘非遺旅遊’也開展得紅紅火火。”

  實現文化旅遊共贏

  傳統工藝之外,傳統禮儀、節慶、民俗等非遺資源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