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楊世明捐贈的已有百年歷史的“老米”,讓人印象深刻。“中藥裡有‘焦三仙’,其中一個就是炭化了的大米,有養胃、助消化的功能。我祖上有人在糧倉幹活,我媽媽胃口不好,就拿一些炭化了的米給她。這米一直放在一個皮箱裡,搬家的時候翻出來,我們都不知道是幹嘛的,問我爸爸才知道的。”楊世明說。
聽說街道建博物館,楊家大哥讓楊世明代表全家,捐獻“老米”,讓更多人了解胡同歷史,了解東四地區南新倉等歷史遺跡。展櫃裡,被放在首飾盒大小的盒子裡的“老米”,黑糊糊一團,仍能清晰地看到米粒的形狀。
東四胡同博物館只是一個“索引”,活的“博物館”是東四三條至八條胡同。這一片區,2015年被國家住房建設部和文物局評為第一批全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崇禮住宅、寶泉局東作廠、恒昌瑞記、綿宜宅、四大恒……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的四合院建築,都在其中。
“我們是按照高標準、原工藝、原規制、原材料修繕這處四合院的,台階石、柱頂石、大門,包括一些原始的柱子,都原樣保留。想讓觀眾知道,修繕不是和大泥、起大磚,讓大家看到,老城保護保護的是什麼東西。”東四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志勇表示。
東四胡同博物館每周二至周六早9時到下午5時免費開放,周日、周一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來源: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