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成品油或進入“8元時代” 通脹壓力仍可控
http://www.CRNTT.com   2018-10-11 17:21:25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進入10月,國際原油價格突然上漲,布倫特原油價格徘徊在85美元/桶左右,創下約四年以來的新高。分析認為,這並非基本面的巨大變化引起,而是由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引發。此前,被認為是全球原油市場“調節者”的頁岩油並未能平抑油價,原因何在?油價是基礎性的價格,會對PPI和CPI帶來直接的影響。當前大幅上漲後,必定會給全球帶來通脹困擾。對於中國而言,通脹的預期也在上升。(楊志錦)

  導讀

  華泰宏觀團隊表示,如果國際油價在此關口上繼續快速上行,國內將無法通過人民幣升值對衝輸入性通脹壓力,再叠加已呈現見底回升跡象的豬周期,一旦豬周期、原油周期形成共振,國內將出現較為明顯的通脹上行壓力。

  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度臨近。

  根據金聯創的測算,截至10月10日第三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81.58美元/桶,變化率5.6%,對應汽柴油價格上調245元/噸。按照“十個工作日”原則,本輪調價窗口為10月19日24時。這可能使得一周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每升上漲2毛左右,受此影響,全國各類汽油價格都要接近或超過每升8元的水平。

  本次成品油漲價後,居民消費支出,以及交通運輸業和一些工業用油行業的成本將顯著增加,但對整體居民消費價格以及工業品出廠價格影響不會太大。同時終端領域因為產能過剩,很多石油終端產品很難漲價。

  中信建投(7.230,-0.11,-1.50%)證券宏觀與債券分析師董敏傑告訴記者,國際油價上漲對國內CPI的傳導有一定的緩衝墊,當CPI壓力比較大的時候,油價調整的幅度會低一些。“如果國際油價再往上漲,成品油價格上升幅度會往下壓一些。”他說。
 
  此前國家發改委提出,當國際油價高於40美元/桶低於80美元/桶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但當國際油價高於80美元/桶時則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來測算成品油價,高於130美元/桶時原則上不提或少提成品油價。

  成品油價存上調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徘徊在84.6美元/桶左右,較年初上漲17.3美元/桶,漲幅為26.0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