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多地鼓勵生育 專家:須有長期制度性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18-08-31 11:32:50


 
  鄭真真長期關注育齡人口的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在一些地區開展長期跟蹤調研。她發現,個人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到很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能力、年齡、生育偏好等。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一部分60後、70後雖然有意願,但年齡偏大,80後、90後成為最大的生育潛力釋放人群。但是80後正處於人生中最忙的階段,事業面臨升職壓力,在家庭裡要帶孩子忙升學,還要贍養夫妻雙方老人。要事業還是要育兒,成為不少80後家庭的一道難題。而很多90後認為生育是私人的事情,對生育政策大多持不理會的態度。“對於這部分人群,首先必須尊重他們的生育意願,其次應幫助他們解決好事業與生育之間的衝突,調整相關公共政策,將生育意願轉化為生育行為。”

  鄭真真認為,與生育相關的公共政策主要是滿足家庭對生育的需求,涉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托兒和學前教育以及社區建設等。同時,有必要從家庭和婦女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定位、調整和完善相應的公共政策,支持婦女在承擔生育重任時兼顧個人事業發展,形成尊重生育、對育兒友好、支持婦女平衡生育和事業的社會氛圍。

  “尤其對於年輕的職業女性來說,現實情況往往讓她們很糾結。這不僅包括產假時間、父親育兒假能否落實,還包括養育過程中的0—3歲照料問題與職業發展的衝突等。研究發現,近年來中國從事非農勞動的婦女因生育中斷就業的比例不斷上升,如果婦女生育期的就業不能得到保障,很有可能在生育政策放寬後,會損失更多婦女勞動力,尤其是城鎮的高質量勞動力。”鄭真真說。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1/3的全職母親因為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超過3/4的全職母親表示,如果有人幫助帶孩子,將會重新就業。對這些媽媽來說,生一個孩子,起碼有3年要照顧孩子無法安心工作;如果生二孩,又要有3年無法安心工作,無可避免給女性就業、升職帶來不利影響。

  有學者研究歐盟國家經驗發現,那些能夠較為妥善地平衡好職業婦女事業與生育關係的國家,人口生育率保持上升趨勢,而未能較好處理這一衝突的國家,其人口生育率持續走低。“這個問題在我國存在多年,迫切需要解決。這需要全社會提高認識,尤其需要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和私營機構積極參與,同時還要有政府的鼓勵和有效監管。”鄭真真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