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雜交小麥: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名片
http://www.CRNTT.com   2018-08-28 10:25:56


 
  “相比傳統品種,雜交小麥具有高產、穩產、抗逆性強、用種量少等特點,適應性非常廣,是中低產田致富好幫手,可以從北緯25度的巴基斯坦卡拉奇種到北緯40度的中國北京,種植區域跨度達到近兩千公里。”中種雜交小麥公司科研部經理張勝全說。

  本土推廣 打出科技組合拳

  小麥是巴基斯坦第一大糧食作物,但其單產水平較低。為此,中巴政府將雜交小麥列為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範疇。

  2012年以來,中種雜交小麥公司、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巴基斯坦的佳德農業公司、白沙瓦農業大學合作,在巴開展二系雜交小麥合作試驗示範工作。

  中方派遣專業技術人員等赴巴基斯坦,手把手教、點對點學,帶著企業幹、種給農民看。據不完全統計,中方累計派遣人數達到近150人次,累計走訪城市超過20個,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0000公里。

  佳德農業總經理瑞斯旺說:“超過10000公里的行駛軌跡,正是中國雜交小麥人不辭辛苦、扎根巴基斯坦的最好詮釋。”

  面向國際種業合作實際,中國在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上打出一套組合拳。

  “比如,通過完善機械化制種技術等進一步降低了雜交小麥種子生產成本;在雜交小麥種子收獲期調節、花期結實調節方面取得突破,等等。這些技術創新為雜交小麥在巴基斯坦的大面積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陳兆波說。

  經過前期120餘份雜交組合、230多個種植點的試驗示範, 中國二系雜交小麥表現突出,較巴基斯坦當地品種平均增產24.4%。2017—2018年度試驗數據更為可喜,白沙瓦農業大學穆罕默德·阿里夫博士說,北方麥區增產幅度達到50.1%;而佳德農業公司提供的中部麥區數據則表明,雜交小麥增產幅度達到45%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