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推“全政府對華戰略” 中國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8-08-16 11:11:34


 

  對於台灣問題當然要強硬,否則美國和台灣當局還會得寸進尺,這一點不用怕什麼。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根本利益,在這些問題上該硬就要硬,不要有天真的幻想,不要以為我們示弱投降美國就能怎樣怎樣。我們要對台灣挑明,美國這樣做,完全是以犧牲台灣利益的方式來對付中國大陸;雖然我相信台灣也不會有多少人相信,但也不能讓台當局有迷惑民眾的機會。

  至於環太軍演,中國不受邀請也沒有什麼。這個軍演本身就是把中國作為對手,不過是兩國高層有軍事交流意向罷了;無論如何,中國本身都不太可能整合進美國及其盟友的武裝序列。

  我們也可以做得更巧妙。軍工派是大的利益集團,但不是整體的美國、全部的美國。白宮本身就是一大堆利益集團的代表,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總有分化、不同的地方,我們要利用好這些分化。

  現在中國的策略很明確,比如貿易戰,要打,雖然不願意打,但是不得不打;在鬥爭的同時,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加緊國內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比如,美國國防授權法案限制中國資本去美國,但是我們可以更開放,吸引包括美國資本在內的國際資本來中國,畢竟資本對於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一次聊天時我們說過,我們要以自己的方式吸引資本,這意味著真正的國際影響力。我不認為白宮可以限制資本流動。中國是一個大市場,是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國的消費市場會越來越大,美國的資本不可能放棄這麼大的市場。印度還早著呢。

  軍工是美國的利益集團,其他的呢?美國的技術也需要市場。對美國政府來說,失去了中國市場無所謂,你有更多的東西依賴於我,政府安全更重要。但對企業來說呢?

  俠客島:對,我們上次分析聽證會就注意到這一點,包括半導體在內,美國許多高科技行業在內都反對貿易戰。他們的理由是,美國在設計研發上有優勢,一旦加關稅,只不過是給了其他國家的同行以優勢;同時美國不放開高科技產品出口,其實是貿易逆差相當大的原因之一。

  鄭永年:對。國家安全不是抽象的,企業利益也是其中重要一環。技術如果沒有市場,有什麼用呢?現在技術投入的成本越來越高,就需要越來越大的市場。技術跟市場是硬幣的兩面,沒有大市場,技術的成本就收不回來,也賺不到錢。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在美國本土已經遇到瓶頸了,需要開放市場;汽車,沒有美國也還有其他國家的大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