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改造火星?人類做不到啊
http://www.CRNTT.com   2018-08-03 14:16:21


 
  “裝修”火星可行嗎

  理論上講,可行。

  美國《大眾科學》雜誌曾給出一套指導建議:第一步,要提高整個星球的溫度。鑒於火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較地球遠,其地表溫度也與地球相差了不只一點——目前,火星上的氣溫徘徊在零下80華氏度左右,約零下62攝氏度,晝夜溫差較大。但人類可以通過溫室效應將其大幅提升:在地下儲藏有全氟化碳(PFCs)的火星上建造開採工廠,以高熱將其釋放到火星大氣中。這種強大的溫室氣體誘發溫度升高後,凍於火星土壤和冰冠中的二氧化碳將被釋放,進一步形成溫室效應,反射太陽的熱量——就像它們在地球上所做的那樣。

  升溫之後,下一步是建立起真正的大氣。雖然科學家相信火星曾經有過濃密的大氣層,但當前火星大氣的厚度,僅有地球大氣的1%,而若要水保持液體形態,這個數字至少需要提高到30%。

  完成大氣的創造後,就是最後一步:釋放液態水。之所以是“釋放”而不是“帶來”,原因在於水應該來源於火星本身。科學家寄希望於溫室效應能發揮作用,就可以通過建立水庫等手段,收集並釋放出來液體水用於飲用和灌溉。再經過進一步的建設和完善,最終人類將賦予火星一套完整的水循環系統。

  但《大眾科學》也指出,實現這“三步走”,有一個重要問題必須先提上日程,那就是弄清火星大氣消失的秘密。

  二氧化碳是個關鍵問題

  二氧化碳,這是火星上唯一能形成顯著溫室效應以保持這個紅色星球溫暖的溫室氣體。科學家要知道火星大氣中難有二氧化碳的真正原因。如果最終發現,二氧化碳是被紫外線、太陽風破壞或者吹走的,那人類就還有“造”出一個合適大氣的可能性,畢竟這些天文現象在過去即太陽年輕的時候,出現得更頻繁;但如果二氧化碳是由於與火星表面某種元素發生作用而被禁錮在土壤中,那麼改造的希望,將變得非常渺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