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監管明確細則 金融機構交易摩擦或減少 
http://www.CRNTT.com   2018-08-01 10:17:23


 
  對於“弱機構”壞資產,政策難改其風險出清結果。此次細則的放鬆基本都是針對持牌、有條件、符合監管認定標準的金融機構,對於信用收縮環境的利好也集中在有救助希望且符合監管發展思路的資產。對於弱機構壞資產的影響極其有限,不會改變其風險出清的節奏和結果。

  對市場來說,非標壓力的稍微緩解會帶來一定積極效應,短期可能略微修復風險偏好。長期仍然要關注商業銀行整體的整改節奏帶來的資產騰挪效應和信用再分化。

  華寶證券認為,權益市場,短期或許有積極效應。一些暫時困難的企業估值合理後增加了一點吸引力。長期還要看資管新規整改後企業融資渠道變化的節奏,對於依賴金融環境擴張、嚴重錯配的企業來說,警報沒有解除。仍然要高度重視排雷,把握估值合理、現金流質量高的標的。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幾個月,由於缺乏監管標準而陷於停滯的業務將會在新的要求下逐漸恢復,銀行與非銀的合作將逐步開展。同時,銀行理財資產處置進入清晰化執行階段。

  “委外”仍有希望

  近期,有大型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對銀行委外又有了信心。

  銀行都在順應資管新規進行相關的改革,資管新規對於銀行理財的淨值和披露方面的要求明顯是在向基金看齊。有銀行相關人士承認,大基金公司,即使是小賬戶,每月定期都對估值和進行情況說明,內控和流程很順暢,很多細節給人感覺比較正規。

  某券商固收部人士認為,大部分銀行是沒法高薪養一大批投研人員的。而最近信用風險的集中爆發,也讓市場意識到了信用研究的重要性。很多前期花費更多精力在投研團隊建設方面的非銀機構,在這方面顯然更有優勢。

  有債券交易員表示,資管新規要求銀行設置非銀合作的“白名單”,銀行對於“白名單”的設置大概率會是管理規模之類的指標,從大到小直接排名。因此,“強機構”還是非常有可能拿到銀行理財的“委外”單子的。

  此前,由於2015、2016年銀行理財資金大量委托券商、基金公司等進行投資,但到了2017年投資成績非常一般,虧損的項目占多數。因此,從去年開始,不少券商資管和基金都表示,委外已經很久都沒有進錢了,最近都是淨贖回。投資經理更是經常看見某些債券被不計成本地大甩賣,有些銀行根本不管高於估值多少BP賣,能有人買已經是萬幸,銀行就是要錢要贖回。

  (來源:中國證券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