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老年人的“新飯局”
http://www.CRNTT.com   2018-07-13 16:19:52


 
  六榕街道是廣州最早試點街道之一。從食堂成立,劉宗炎就來這吃飯,到現在已近5年。

  “在這吃飯,孩子們很放心。”劉宗炎說,“飯菜熱乎乎的,健康衛生,為我們服務的志願者也很熱情,臉上掛滿笑容。”

  僑頤食堂的黑板墻上,記下了每一位捐贈者的名字,善款在100元至2000元之間,捐贈物包括糧油等物資。

  為了確保老人食堂長期運行下去,廣州採取“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方式,讓老人食堂以“保本微利”的標準,實現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

  廣州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陳忠文說,一頓飯餐標為15元,企業需要讓利3元,政府每餐補貼3元,再加上慈善捐贈,老人實
際支付最多9元錢,貧困老人免費享用。

  台資企業家樂緣是廣州一家主要面向寫字樓白領快餐需求的餐飲公司,已承擔廣州7個街道的10餘個老人食堂的配餐服務。

  “部分門店還專門開設了老人用餐區,他們的用餐時間會早一些,跟白領錯峰用餐。”公司總經理林逸然說,通常一份普通快餐贏利三四元,一份老人餐利潤則控制在5毛到1塊錢。

  廣州全市已有老人食堂952個,實現了街道、社區的全覆蓋。政府沒有大包大攬,而是以街道為單位充分調動轄區社會資源,整個配餐工程85%由社會力量支撐。

  “對政府來講,老人配餐實現了財力可負擔。”王福軍說,當地政府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尤其是為空巢、獨居、高齡、失能老人解決了吃飯難,減輕了子女負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