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電影工業化更需“匠心”
http://www.CRNTT.com   2018-06-23 16:59:22


 
  “劇組裡幾乎人人想做導演,在各個細分領域內的專業人才卻十分稀缺,這是當前中國電影工業化亟待突破的一個障礙。”劉洪濤坦言,“不過,我也觀察到國內一些年輕的電影人鑽研在各自感興趣的領域,而不是無論什麼專業只要有機會就想當導演,這是一個好現象,希望電影人能懷著‘匠心’把自己的專業研究透徹,這樣才能讓電影藝術的表達更到位。”

  對於電影工業化,還存在一種誤解是將電影工業化同“好萊塢電影”“拍大片”畫上等號。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動物世界》是一部概念商業片,不少網友在觀看後表示被高水準的工業化流程和特效畫面所震撼,《動物世界》的導演韓延也被視為中國電影界工業化走得比較前列的人士。

  在談及對電影工業化的理解時,韓延表示:“外界常常有一個誤解,即‘工業化就是好萊塢電影或者就等同於拍大片’,其實真正的電影產業工業化體現在各個細節,體現在產品類型化、製作標準化、人才專業化。”

  鑒於中國電影產業在人才體系上的欠缺,細分領域的人才培養日益受到關注。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萬達影視集團不僅宣布了導演扶持計劃,還啟動了編劇、制片、攝影、美術等多個環節的新人計劃。另外,中外合作辦學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也持續地為國內電影行業儲備音效、特效、美術、化妝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放眼未來,隨著互聯網等相關技術快速發展,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一方面,在過去的幾年中,阿里影業等一批中國互聯網公司用科技提升影視業的商業價值。首先,互聯網平台發揮了大數據等優勢,通過評論分享的系統,有利於用戶運營標準化以及IP的培育;其次,互聯網創造了比過去更大的受眾群體以及更多的消費場景,讓影片回收渠道多元化;第三,互聯網平台讓信息的溝通以及經驗的分享更加暢通,有助於電影工業化經驗的積累和傳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