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銀聯小額免密免簽支付 “默認”開通遭質疑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15:41:37


 
  記者在體驗取消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過程中發現,部分銀行網點對於如何取消也並不清楚。在工商銀行長春某網點,一位工作人員稱“櫃台無法關閉該功能,只能撥打客服操作”。在部分銀行的APP中,取消該功能的程序可謂十分繁瑣。有銀行工作人員說,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確實帶有一定風險,連她自己都把該功能關閉了。

  對於小額免密免簽支付的安全性,中國銀聯在其官網稱,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簽服務適用的銀聯芯片卡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安全性更高,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還未發生過因芯片銀行卡被複制導致偽卡欺詐的案例,且與手機等移動設備結合還可創新身份驗證方式。不僅如此,中國銀聯還聯合各商業銀行為持卡人設置了專項賠付金,提供了72小時失卡保障服務。然而一些持卡人則認為,一旦卡片丟失未被及時發現,所造成的損失即便可以追回,也會在心里產生很強的不安全感,還不如在付款時多輸幾次密碼多簽幾個字,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專家:便利應建立在安全和尊重基礎上

  一些持卡人表示,對於一些銀行卡具備的便捷功能,在不威脅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默認開通可以帶來方便,但像小額免密免簽支付這樣帶有一定風險的功能也默認開通,雖然額度不大,但難免讓人產生不被尊重的感覺,在銀行和銀聯的服務面前喪失了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

  天津擊水律師事務所主任潘強認為,這種情況說明金融機構在辦卡環節存在漏洞,銀行事前並沒有進行充分、有效告知,不僅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還會造成用戶財產權被侵害的可能性,相關部門應對開通流程進行優化,進而防範客戶財產損失。“不能先推定消費者選擇了這項功能默認開通,而是應把選擇權交給用戶。”潘強說。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認為,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的推廣,應該在安全與便利之間尋求一種更穩妥、更符合常規、更易被接受的推廣方式,讓有需求的人選擇開通,尊重不需要該項服務的持卡人的權益,這是優質服務的應有之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