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媒炒作“中國模擬核爆超美國” 專家回應
http://www.CRNTT.com   2018-05-30 17:12:58


 
  那麼模擬核試驗到底有什麼用途呢?據楊承軍介紹,除了通過模擬試驗掌握相關數據、進行相關研究,核武器服役之後還要通過計算機來定期進行檢測,比如一件核武器設計壽命30年,如果服役到30年,它還具不具備功能?是否需要更新?為了保持一定的核實力,就要進行模擬核爆次聲波檢測實驗,這是對現役核武器或民用核材料進行的。“就好像一個食品到了保質期,還能不能吃,需要檢測。”

  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核武器中的核材料,隨著儲存時間延長,會逐漸老化甚至失效。因此有核武器的國家一般都需要定時檢驗庫存核武器的性能。通過亞臨界核試驗,不僅可以改進現有的核武器,保證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還能研究新的核武器。他表示,所謂亞臨界核試驗是模擬核試驗的一種,就是利用高能炸藥或其他方式衝擊裂變材料的物理、化學行為。試驗中,由於沒有形成臨界質量,核原料不發生鏈式反應,所以並不發生真正的核爆炸。美國一直在進行亞臨界核試驗。美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言人曾對外稱,美國進行相關試驗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相關數據,以驗證美現有核武器有效性及保存的安全性。

  核衝突風險增大?

  《南華早報》稱,專家警告說,隨著中國加入美俄尋求更有針對性的核武器作為“對潛在威脅的威懾力量”,即將出現的軍備競賽將增加核衝突的風險。報道稱,五角大樓官員表示,美國希望敵人相信美方實際上可能會使用新一代武器,例如更小巧、更智能的戰術彈頭,這種戰術核武器通過摧毀特定目標來限制危害。這些新式武器被認為更適用於戰術任務,如摧毀地下掩體,同時產生少量放射性沉降物。儘管它們不像之前的核武器那樣具有破壞性,也不能抹掉整個城市,但仍比常規武器強大得多。

  有美國媒體29日報道稱,美國今年2月發表的《核態勢評估報告》披露美國正在開發和部署低當量核武器的計劃,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報告說,美國針對中國制定的核戰略是,“避免讓北京方面錯誤地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可以通過有限使用戰區核能力確保優勢、有限地使用核武器是可以接受的”。

  《紐約客》援引美國國防前部長威廉·佩里的話說,世界現在面臨核災難的風險比冷戰時期還要高。

  楊承軍強調,在五個合法有核國家裡,中國的核武器數量是最少的。中國在發展核武器的問題上,永遠不跟核大國比數量、比規模,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沒有改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