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不打貿易戰 兩國民眾獲得感最強
http://www.CRNTT.com   2018-05-20 13:48:49


 
  衣食住行,民眾感受最真切。

  中國目前已經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中產階級群體,人均GDP2020年預期將突破10000美元,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近些年,海淘、代購等消費模式大行其道,反映出中國人對消費品的多樣化需求。比如,美國的橙子、大豆、開心果、紅酒、牛肉等,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也給美國農民帶來了巨大收益。

  如果農產品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犧牲品,中國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必然會出現缺口,導致進口和生產成本提高,消費者就得花更多的錢。對美國農民而言,則直接威脅到生計。美國大豆協會主席黑斯多爾夫透露,過去五年,美國農作物價格下跌40%,農民收入減少了50%,如果進口國採取報復性措施,就會進一步傷害農民和鄉村社區。

  中美這次就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達成共識,無疑維護了中美兩國民眾的利益。

  中國消費者不僅可以買到更多優質美國農產品,也必將刺激中國農產品在開放中加快供給側改革。同時,美國農戶也將獲得穩定的出口市場。

  源助力綠色中國 能源被譽為“經濟的血脈”。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近14億人口的能源消費需求,使得中國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6年,中國原油和天然氣年產量分別為2億噸和1383.9億立方米,但年消費量卻高達5.8億噸和2103.4億立方米,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去年底,一場席捲中國許多省份的“氣荒”讓人感受到了天然氣短缺之苦。同時,中國老百姓對改善空氣質量的期待、政府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心與措施,都需要擴大清潔能源的進口。

  借助自然資源禀賦和“頁岩氣”革命,美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大國,其價格優勢有著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對中國而言,增加從美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形成多元化的能源進口渠道和能源結構,確保百姓常年無憂地享受綠色低碳的生活,無疑是雙贏的結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