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連環恐襲震驚印尼 應窮追猛打“伊斯蘭國”
http://www.CRNTT.com   2018-05-16 09:56:00


 
  近期發生在印尼等國的恐怖襲擊事件,不少被“伊斯蘭國”認領,大多數襲擊者深受該組織極端思想影響,顯示出這一“百足之蟲”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潰敗之後仍有較大的外溢效應和危害性。

  分析人士認為,逃離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成員,無論是回歸本土還是流竄到其他國家,都有可能繼續為落實“伊斯蘭國”教條而積極活動。

  其次,“伊斯蘭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可能繼續相互呼應,利用“伊斯蘭國”這個名稱“抱團取暖”。

  第三,“伊斯蘭國”的旗號影響力仍在,對國際恐怖分子而言仍有繼續利用的價值。東南亞等地的恐怖分子會繼續“拉大旗作虎皮”,從事恐怖活動。

  【第一評論】

  國際反恐任重道遠,國際合作不可或缺,相關國家的反恐努力不能忽視,更不能被邊緣化甚至被阻礙牽制。“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崛起的教訓必須吸取。

  從長遠看,只有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不同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不同地區之間發展差異縮小,不同文明、文化、宗教之間的對話與溝通加強,恐怖主義毒瘤才有可能徹底根除。

  【背景鏈接】

  自2016年下半年“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開始節節敗退以來,該組織就在加速籌劃對外轉移。東南亞正在成為“伊斯蘭國”滲透的重要目標區域。

  2017年10月,菲律賓政府宣布馬拉維戰事結束,成功摧毀了迄今為止暴力極端主義在菲國內及東南亞地區最嚴重的一次擴散企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