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商人,特朗普一系列行為並沒帶有太多的政治考慮,但美國政府在執行總統的政策時一定有政治考慮,比如遏制中國。特朗普講的更多的是商業利益(為美國賺錢),而美國的國務院、國防部及戰略家們講的是中國帶來的國家安全威脅問題,過去兩者相互配合又相互牽制,這給我們帶來了機會。如今兩者合流,加之美國國內對中國看法改變,這給留下的可鑽的空子少了,挑戰巨大。
4月24日,特朗普高調宣稱,他將“在幾天內”派幾位高級經濟顧問前往中國進行磋商以解決目前的貿易爭端,特朗普還表示他們很有把握會達成交易。卻同時放出消息,美國目前正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進行調查。其目的是想通過自己的“詐降”實現其“逼降”中國的目的。
美國媒體透露的美國鷹派團隊來北京,對華提出的十大要求是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第一:中國立即降低貿易不平衡程度,每年減少1000億美元美中貿易逆差;
第二:由2018年6月開始,在未來12個月內縮窄1000億美元中美貿易順差,並在緊接的12個月內,進一步縮窄1000億美元雙邊貿易順差;
第三:立即停止對“中國製造2025”的高科技產品和行業提供補貼;“中國製造2025”涵蓋10個行業,包括飛機製造、電動汽車、機械人、電腦微晶片及人工智能等;
第四:接受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進口產品實施限制;
第五:採取“即時、可驗證的行動”,阻止網絡間諜活動入侵美國的商業網絡;
第六:加強保護知識產權;
第七:接受美國對中國敏感技術投資的限制,而不會採取報復行動;
第八:把目前平均10%的非關鍵領域關稅,降至與美國平均3.5%的關稅看齊;
第九:開放其服務及農業市場,讓美國恢復相關市場的競爭力。
第十:美國還規定,中美雙方應每季會晤,以審視貿易進展情況。
特別是第三,第四,第七,第九,第十等,所用之“立即降低”,“立即停止”,“接受。。。限制”,“不採取報復行動”,“看齊”,“讓美國恢復競爭力”,“應每季會晤”等等,連美國的《紐約時報》都指“美國十條”像一份投降詔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