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台逾矩互動將兩岸關係推向“臨界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6-05 00:21:59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當局的種種作為已經使兩岸關係滑向緊張動盪的邊緣,特別是隨著台美踩踏“一中原則”紅線的互動越來越多,台海地區和平穩定被打破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一是賴清德不斷突破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承諾。原本兩岸及對外政策屬於蔡英文的職權範圍。但是賴清德從執掌“行政院”之初就公開表態自己是“台獨政治工作者”,在“立法院”的答詢中,也言必稱大陸為“中國”,而不用大陸或中國大陸,甚至直言不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若兩岸鑰匙是“九二共識”,“這在台灣是找不到的”(16),“就算中國施壓,台灣主權獨立的事實也不會因為外界有任何改變”(17)。這些公開表態與蔡英文採取的模糊戰略截然相反。而面對大陸與美國的貿易戰,蔡英文表示“協商是解決貿易衝突的最好方法,盼中美及相關各方能積極進行協商,避免貿易戰全面爆發”。(18)賴清德則是稱“美中貿易戰可讓台商分散到其他國家,有分散風險效果”,(19)顯然比蔡英文強硬很多。賴清德作為民進黨內戰鬥力第一的“新潮流系”領軍人物,又獲得了“獨”派支持,與蔡英文形成掎角之勢。面對賴清德來勢洶洶地逼近,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不敢輕言突破。

  二是民進黨當局嚴格管控兩岸交流,強推全面“去中國化”。2017年以來民進黨當局連續出台政策管控兩岸交流交往,限縮兩岸人員往來。先是“行政院”審查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加強對離退職公務員及軍籍人員赴大陸的管理並明定罰則。(20)草案中不僅將“參加大陸地區黨務、軍事、行政或政治性機關、團體在大陸地區所舉辦,由大陸地區領導人主持之慶典或活動”都被納入管制,還增加了許可管制期屆滿後的申報制度,規定原服務機關甚至可以對“必要人員”要求“終身申報”。(21)之後“行政院”又修正了“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其中“大陸官職、党職人員來台許可,未來將擴大管理對象,從現行規定對‘現任者’有管理,改為將‘曾擔任’者也納管。同時,將縮短來台健檢及從事醫美入出境許可證有效期,從6個月減為3個月。”(22)

  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還處心積慮地採取各種手段淡化台灣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連結。民進黨當局相繼取消或限縮了具有中華民族象徵的英雄人物的祭典,如“內政部”以祭祀時間與“春祭”相近為由,取消了遙祭黃帝陵儀式;“蒙藏委員會”先是首開先例不再邀請“五院”代表參與公開祭典成吉思汗,最後連“蒙藏委員會”自身也被裁撤(23);“行政院”更是打破54年來“中樞”主祭鄭成功祭典的慣例。2017年7月,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公佈“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將高中歷史由必修八學分改為六學分,把“台灣史”的重點放在“原住民族、移民社會及現代國家形塑,討論‘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及‘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中國史則是由1.5冊的內容減為1冊,且由朝代編年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方式呈現,即“以‘中國與東亞的交會’來呈現歷代華人和東亞國家的交流互動,不再只教中國朝代史”。(24)這樣一來不僅是將台灣史完全從中國歷史脫離,進而形塑所謂的“台灣國史”,更是將中國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進行深層次的“去中國化”,徹底解構兩岸關係。

  特別是民進黨主導修改“公投法”,打破了原本的高門檻禁忌,“公投”成案幾率倍增。“獨派”加緊推動分裂國家的所謂的“台灣正名公投”,“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行動聯盟”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提案(25)。未來如果所謂的“奧運正名公投”過關並獲得民進黨當局認可,將會造成重大“台獨”事變。

  三是台美提升軍事關係,強化台灣武力對抗大陸準備。2017年5月蔡英文在會見美國聯邦參議院訪問團時表示:“台灣期盼與美有更緊密協商討論;過去美國持續出售台灣防禦性武器,有助維持兩岸和平穩定,不僅對台灣有益,更嘉惠美國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26)6月特朗普政府就宣佈了14.2億美元的對台軍售,且軍售品質有所提高。8月後,美台先後進行了“蒙特利會談”、“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美台國防檢討會談”等,加強雙方軍事交流。在非傳統安全合作領域,美台合作也在持續深化,美軍機在太平島以“人道救援”的理由進行起降的話題不斷被討論。12月27日,蔡英文當局公佈了任內首本“國防報告書”,書中不僅刻意凸顯了對抗大陸的企圖,在論述安全情勢等變化上主張台灣的角色定位是“發揮我早期預警及掌握中共軍事動態之利基與戰略價值”,並首度公開了台美軍事交流的10項模式。(27)這些舉措表面看來是要“防衛自主”、“以軍購向盟友展現防衛決心”,實質上卻是在把台海拖入戰爭的危險。美國“武裝”台灣地區,只會讓台灣更加不安全,而得益的只有美國的軍工產業資本。甚至在某些美國“鷹派”看來,台海發生一場戰爭,用“國軍”打亂“共軍”的發展步伐對美國而言更有利。

  2018年時逢島內地方選舉,蔡英文當局在內政難有起色、兩岸無法打破僵局的情況下,繼續向美國靠攏進而“出口轉內銷”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同時美國也在不斷向民進黨當局拋出“誘餌”,繼《與台灣交往法案》之後,4月7日台灣“中央社”報導稱特朗普政府已經批准向美國製造商核發向台灣出售潛艇製造技術的銷售許可證。此外,未來還包括:美國參眾兩院醞釀的所謂“台灣安全法草案”,要加強美國國防部與台灣地區的交流,包括邀請台灣地區參加2018年的“環太平洋演習”等;美國允許台灣加入其“境外預先通關”,即未來在台灣島內即可進行美國海關檢查,等同直接入境美國,而賴清德也公開宣佈“台灣是屬於美國‘全球入境計畫(Global entry)’的一國”(28);6月AIT新館落成典禮時,美國會派什麼層級的官員與會。這三項是具有指標意義的事件,端看民進黨當局如何接牌。

  當前是中美關係的關鍵期,兩岸關係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兩岸關係向好,才能帶動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台灣問題對大陸而言是核心利益,大陸會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未來還將持續出台措施,推動兩岸人民融合發展。同時大陸也不會懼怕“台獨”勢力的挑釁。大陸不僅有應對挑戰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更有堅守底線的綜合優勢。而重視“成本效益”的特朗普政府不會公開支持“台獨”,更不會為“台獨”買單。旺旺中時民調也顯示,針對“是否認同蔡政府‘聯美日抗中’政策”,有36.6%的民眾表示認同,52.2%不認同。其中在泛綠選民部分,雖然有62.5%表示認同,但同時也有29.8%不認同,顯示即使是泛綠陣營,也有近三成選民反對蔡英文當局的對外政策。(29)

  當前兩岸關係已經被推向“臨界點”。蔡英文的困境在於,其不能完全掌控民進黨的政策走向,也無法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突破目前的兩岸僵局。如果蔡英文當局隨島內“獨”派起舞,全面倒向美國對華“鷹派”,則兩岸關係面臨巨大挑戰,大陸《人民日報》指出“如約束不住激進台獨勢力舉行獨立公投、為取得美日的保護而導致美艦泊台、蔡英文官式訪美,《反分裂國家法》隨時有啟動的可能”。(30)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亦宣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31)

  註釋:

  (1)藍孝威:《“台獨”創10年新低,挺統攀新高》,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2月13日,A8版。

  (2)崔慈悌、呂昭隆:《增編“國防預算”,加強防禦台灣》,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10月30日,A2版。

  (3)林敬殷:《“蔡總統”過境夏威夷:“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友好”》,台灣《聯合報》,2017年10月30日,A1版。

  (4)江靜玲、王嘉源等:《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18日,A1版。

  (5)陳建瑜:《美副助卿稱美台關係非交易》,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2日,A2版。

  (6)陳秀蘭:《美促台解禁美牛豬,關切稻米、米酒》,台灣《旺報》,2018年4月1日,A4版。

  (7)《民眾日報》綜合報道:《馬:拓展國際有助深化兩岸關係》,台灣《民眾日報》,2010年3月24日,A2版

  (8)呂昭隆:《“國安會”:闡述事實,不影響台美合作》,台灣《中國時報》,2010年5月2日,A4版。

  (9)黃琮淵、洪凱音:《“央行”評估,我受衝擊比韓國嚴重》,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3日,A3版。

  (10)陳柏廷:《難逃波及,陸承諾護台商利益》,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5日,A2版。

  (11)季節、王玉樹等:《鋼鋁稅豁免,我爭取第二波入列》,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4日,A2版。

  (12)王玉樹:《鋼鐵輸美3成恐被課高關稅》,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8日,A2版。

  (13)江靜玲、季節等《菊很擔心,兩岸現階段不溝通》,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2日,A2版。

  (14)蘇永耀:《“總統”下月出訪非洲,規劃過境非“邦交國”》,台灣《自由時報》,2018年3月28日,A3版。

  (15)林敬殷:《蔡“總統”出訪史瓦濟蘭不過境》,台灣《聯合報》,2018年3月30日,A4版。

  (16)羅印衝:《“閣揆”幹話連連,小英不該沉默》,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8日,A3版。

  (17)丘采薇等:《“賴魁”強硬回應:“中國把大門關起來”》,台灣《聯合報》,2018年3月21日,A3版。

  (18)曾薏蘋、楊孟立:《蔡英文親上火線,籲美陸協商》,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4日,A2版。

  (19)周毓翔、林勁傑:《“藍委”警告“別當螞蟻被踩死”》,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8日,A3版。

  (20)林敬殷:《退將赴大陸,擴大管制》,台灣《聯合報》,2017年7月7日,A1版。

  (21)李光儀:《為尊嚴?防洩密?立法別失焦了》,台灣《聯合報》,2017年7月7日,A4版。

  (22)範正祥、鄭郁臻等:《陸客來台醫美,簽證效期減半》,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4月13日,A3版。

  (23)郭建伸:《不送預算,“蒙藏會”年底熄燈》,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8月14日,A2版。

  (24)張錦弘:《新課綱,中國史內容減》,台灣《聯合報》,2017年7月4日,A1版。

  (25)陳君碩:《“奧運正名公投”,陸:危險圖謀難得逞》,台灣《旺報》,2018年3月29日,A9版。

  (26)林敬殷:《蔡英文向美喊話對台軍售有助兩岸和平》,台灣《聯合報》,2017年5月31日,A2版。

  (27)呂昭隆:《戰略中立,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12月27日,A2版。

  (28)楊孟立、曾薏蘋:《赴美更便利,府:提升台美關係》,台灣《中國時報》,2018年3月24日,A4版。

  (29)朱真楷:《“外交”聯美日抗陸,52.2%不認同》,台灣《中國時報》,2017年5月12日,A2版。

  (30)林永富:《美打台灣牌,陸黨媒劃3紅線》,台灣《旺報》,2018年3月27日,A5版。

  (31)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網》2018年3月20日,2018年4月8日檢索。

  (完)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5月號,總第245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