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給予蔡政府提供一個重要啟迪。既然是要“維持現狀”,就不宜以各種藉口打壓兩岸交流,反而還要從寬解讀《兩岸關係條例》的相關規定。實際上,《兩岸關係條例》制定時,台灣地區尚未完全走出“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桎梏,因而有其巨大的局限性。儘管後來雖然也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地作了某些修訂,但在整體上仍然是一個“兩岸不交流條例”,因而倘是有誠意的話,應採與時俱進的態度修訂《兩岸關係條例》。即使是退一步說,必須“依法行政”--即使明知所依的法是惡法,也適宜廓清,哪些行為才算是兼職。其實,一方面民進黨內也有不少人參興過兩岸學術交流,在大陸的某些高等院校呆過;另一方面大陸各地各校聘請台灣教授的情況不同,有的是具有誠意推動兩岸學術交流,有的卻是為了“對台工作政績”的需要,聘請台灣學者出任客座教授,但不在編制之內,也不獲發薪酬。現在多數是處於後一類,即使是從嚴解讀兩岸關係條例,也是沒有違反其相關規定。實際上,陸委會諮詢委員會的一些學者委員,大多就有類似的經歷。如果他們出以公心,盡其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職責,應當在例會上建議,靈活處理相關問題。
文章說,至於“台灣民意基金會”就“中共武力攻台”議題進行的民意調查,就如實反映了多數民眾的實際心態。一方面,有百分之六十四點五的民眾覺得未來中共不可能真的“武力攻台”;另一方面,則認為若中共“武力攻台”,有百分之六十五點四的民眾對“國軍”打敗共軍的能力沒有信心。此顯示,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重申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決策,已經在台灣民眾中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認知到大陸對“台獨”是“零容忍”,倘進行實質性的分裂國土活動,大陸執行《反分裂國家法》,發動“懲獨”戰爭,“國軍”卻無力抵抗,因而上述的有百分之六十四點五的民眾覺得未來中共不可能真的“武力攻台”,其實也蘊含了他們相信“獨派”不敢真的至發動“台獨”事變,只不過是呈口頭勇而已。
這就刮了由“外交部”出資的“台灣民主基金會”日前在美國發布的一個民調的一巴掌。這個官辦基金會的民調數據是,若因台灣宣布“獨立”導致中國大陸武力攻打,有百分之五十五的民眾表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如果中國大陸為了統一對台使用武力,更有百分之六十七點七的台灣民眾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
但是,又如何解釋,改行募軍制後,有多大比例的青年,在改行募軍制後,寧願去打“二十二K”的低微薪酬,也不願走進兵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