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無人機飛手”正成為中國農村新職業
http://www.CRNTT.com   2018-04-15 10:50:00


 
  去年,五常市新引進70架植保無人機,一架飛機一天作業面積達300畝,是人工作業量的10倍。

  多年從事糧食種植加工的五常市金禾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雲輝說,植保無人機安全方便,既能提高作業效率,又能滅病增肥,改變了以前單戶小面積作業的方式,越來越受到企業和合作社的歡迎。

  中國正在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是重要一環。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無人機在多個省區的農業生產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2017年,餘江縣被列入江西省無人機補貼試點縣,農機合作社成員每購買一台無人機補貼1.7萬元,並享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補貼每台3.4萬元。餘江縣還爭取到一千萬元資金,其中無人機每次每服務1畝農田便可享受10元補貼。

  辛建英所在的“山底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目前已在合作社成員中培養了12名“飛手”,並計劃再購進幾台機器、再培養幾名“飛手”。自2017年3月餘江縣首個“飛防隊”成立以來,全縣的“飛防隊”已有近30個。

  2017年,田春明所在的“飛防隊”為當地120多名農民組織了無人機培訓課程,不少人通過學習已經能夠完全上手操作。

  讓田春明意外的是,今年開春,有不少農民主動找到“飛防隊”要求參加學習。

  “大夥看到效益,就更積極。今後如果全用上植保無人機,那可能就和噴霧器說‘再見’了。”他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