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是開放、非歧視的。相關政策措施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企業,既包括中資企業,也包括外資企業,美資企業當然也包括在內。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邁過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這個坎兒。同時,在“中國製造2025”涉及的重大工程和重點產業領域,由於中國仍屬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這就決定中國還需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資金、管理經驗等,從而為國外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打開了方便之門。事實上,已有多家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國外企業和機構參與了C919飛機等“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項目。
“中國製造2025”符合中國在世貿組織框架下的義務。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嚴格遵守規則,認真履行義務。中方公布實施的政府文件均進行過內部評估和合規審查。尤其是,“中國製造2025”沒有任務規定要“脅迫”外資企業轉讓技術,中國也沒有任何法律文件強迫外資企業必須轉讓技術給中方合作夥伴,中外雙方企業之間的商業合作是建立在自願基礎上,以市場機制為依據,以互惠互利為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經濟近年來的發展進步,與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密不可分。據統計,中國的科研支出已占世界科研總支出的21%,且近幾年以平均18%的速度增長。2017年,中國境內外專利申請369.8萬件,授予專利權183.6萬件,均為世界第一;2017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24.35萬件,中國以48882件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年增長速度13%。正如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指出的,中國現在是創新型技術主要生產國。
綜上所述,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歪曲指責是站不腳的,其背後恐怕是反映了美國這一守成大國對中國快速發展而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從而出手壓制中國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以保持美國的優勢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