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生態葬,別看他人臉色!
http://www.CRNTT.com   2018-04-06 00:26:37


 
  生態葬,這種觀念的轉變應該有加速度,也可以彎道超車,這其間,要有政府的倡導與支持。筆者注意到了,有的地方政府,從遺體接運、遺體火化到骨灰寄存、遺體存放,一路“惠民”;2008年,溫嶺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海葬,去年年底,又出台通知,規定從今年起,凡70周歲以上的溫嶺戶籍人員,自願實施海葬的,可在生前享受按月獎勵。這是全國第一個關於生態安葬“生前享有”的政策;台州市也是如此,,凡70周歲至100周歲及以上,分別每月享受100— 400元的補貼,這筆錢當月發放到承諾逝後進行生態安葬的個人手中。民政部的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節地生態安葬率提升較快。北京市2017年包括骨灰立體安葬、自然葬等在內的綠色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已占所有安葬方式的44%,經歷了從拒絕接受到供不應求的轉變。我們有理由相信,“厚養薄葬”越來越“大江東去”而成為社會主流。

  生態葬,對於不少地方的老人來說,不僅能得到政府的“生前享有”,更是減輕子孫的身心負擔,也算是先輩獻給子孫“最後的愛”;還是那句老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在此,對披荊斬棘的先行者,我們沒有理由不“肅然起敬!”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