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用刀沿著長在地裡的、筷子一般長短的毛桃枝條劃出一道口子,再割一小段手中的李子枝條貼合在口子上,最後用塑膠薄膜緊緊纏住……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鎮種植戶王榮剛的苗圃基地,時年48歲的周仁芬麻利地幹著果樹嫁接的活,跟她一起在苗圃基地幹活的還有同村的13個人。
“我們每人每天要嫁接1000多株李子苗,每嫁接1株李子苗就能獲得2毛錢。”周仁芬說,她自己一天能嫁接1500多株,掙300多元,一個月最低能掙5000-6000元。
據新華社報道,周仁芬是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上關鎮福農村土地關組人。鎮寧以及關嶺都地處中國滇桂黔石漠化核心區,這裡山高谷深,土地貧瘠,人們過去只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裡刨食,種植傳統的玉米、油菜等農作物。
“很多人家種出來的糧食往往不夠餬口。”周仁芬說。不過窮則思變,為了從土地上獲得更多收入,有的地方開始調整種植結構,轉變種植方式。在此過程中,周仁芬開始接觸果樹嫁接技術,一學就差不多三十年。
三十年的經歷讓周仁芬看到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化,她說,雖然過去做嫁接也能掙錢,但因為活不多,掙的錢也不多。但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精準扶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特別是扶貧產業的深入推進,孕育出了像她一樣的一批專職農業技術工人。
“扶貧攻堅中產業扶貧是關鍵,產業扶貧的一個重點就是調整傳統的產業結構,向現代農業發展,這就需要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正在六馬鎮調研農業產業的鎮寧縣農業局局長張志榮表示,近些年來,鎮寧縣先後發展了15萬畝李子、5.2萬畝櫻桃、近7萬畝茶葉、超2萬畝火龍果等,新產業推進的過程,也是培育新型農民的過程。
就在這幾年,周仁芬做起了專職嫁接技術員,一年中能做10個月的活,掙6-7萬元。每天還會接到來自關嶺、鎮寧、貞豐等地的不少種植基地打來的“派活”電話,但因為人手少,很多活幹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