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唐朝仕女”走紅源於時代的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18-03-05 00:40:08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網評:“唐朝仕女”走紅源於時代的自信

  來源:東方網 作者:嚴奇 

  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畫面中,一位唐朝女子對面前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令人忍俊不禁。據了解,圖片主創敖珞珈(化名)是一名漢服設計師,這組照片以唐俑造型為靈感,拍攝初衷是想在“樂和”大家的同時,幫助大家了解傳統文化。(3月3日《北京青年報》)

  的確,傳統的服飾與現代的笑點的結合,在元宵氛圍的烘托下,愈顯可愛和溫暖。而其中凸顯的,亦是“人文之美”強於“形體之美”的時代韵味。

  試想,在這個“以瘦為美”的現代社會,一位女性“竟然”敢身著“大碼漢服”,以“吃貨”的形象走進網絡世界,其中暗藏的,不是一股基於傳統文化的自信之美嗎?從微博上的叫好聲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份“甘以身材配服飾”的自信心,激起了不少人對漢服的尊敬,也激起了不少人對漢服的喜愛。

  其實,在傳統典雅的服飾背後,漢服圈也承受著來自社會各界大大小小的壓力。都知道,漢服是小眾文化,可很多人不知道,它也一類不夠“舒心”的小眾文化。畢竟,身著漢服出行,總會引人側目。旁人的眼光中,有的是“輕蔑嘲諷”,有的是“敬而遠之”,還有的則是“肆無忌憚”。親戚、朋友、同學、老板等等身邊的人皆成異樣眼光的來源。

  雖然,身著漢服有壓力,可我們有不少青年,依舊無所畏懼,以自信、獨立、開放的態度,迎接他人的不解。組圖中“唐朝仕女”雖然身著“古樸”,可展露自信氣息,與這個時代的向上精神卻是相通的。正如大仲馬所說“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新時代賦予了我們每個人自信的資本,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個性弘揚新時代的“青春靚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