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光明日報:鄉村振興須先“留住人”
http://www.CRNTT.com   2018-02-07 12:00:09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布。在國務院新聞辦就鄉村振興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有兩位縣委書記不約而同談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浙江省德清縣委書記項樂民說,德清縣西部有一個仙潭村,過去偏僻的窮山溝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洋家樂”的帶動效應下,山清水秀的仙潭村迅速成為民宿經濟的集聚區。現在仙潭村共有民宿120家,其中80%是由返鄉創業人員開辦的,他們一年當中能夠為村裡村民帶來各類收入近千萬元。2017年仙潭村人均收入已經突破3.4萬元,比五年前足足翻了一番。

  貴州省湄潭縣委書記魏在平則說,湄潭是貴州第一茶縣,種植了60萬畝茶園。為把茶山培育成為老百姓長久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在發展茶旅一體時,當地老百姓和一些企業也搞了民宿客棧,不過由於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和營銷推廣人才,這些客棧節假日爆滿,平時卻少人問津。

  不難看出,兩位縣委書記講述的都是當地旅遊扶貧的實踐,相同思路帶來不盡一致的結果,魏在平認為首要的制約因素是人才瓶頸。留不住人才,政府制定的支農惠農政策就缺乏落到實處的執行者,農村發展產業也缺乏有足夠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帶頭人。正如長期研究“三農”問題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所說,分析各地湧現出來的各種類型的鄉村振興典型,一個普遍的事實就是因為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他們或是縣委書記,或是鄉鎮黨委書記,或是村支部書記,他們有鄉土情懷,又發現和掌握了鄉村發展的基本特點。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過去農村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嚴重不均衡,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差異懸殊,導致人才從農村向城市、從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向東部發達地區單向流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加快發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強。特別是美麗鄉村、精准扶貧、鄉村振興等一系列促進農村發展的政策出台,極大改善了農村人才流失的現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應雙管齊下。一方面,要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另一方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引來人才,用更加優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機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時代“上山下鄉”的新熱潮。

  (來源:光明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