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台北市長選舉是民進黨心中之痛
http://www.CRNTT.com   2018-01-28 09:41:28


 
  然而,站在民進黨的立場上,這卻是“損人不利己”。柯文哲固然是必須重返台大醫院重操柳葉刀,不再在政治舞台上聒噪不已了。但台北市重新回到國民黨的手中,對蔡政府“中央”是極度威脅!當年陳水扁執政時,台北市是由國民黨執掌,讓扁政府芒刺在背,或上世紀九十年代,國民黨掌控“中央”執政權,台北市長卻是陳水扁,就連“總統府”門前臨時搭建“雙十慶典”裝置,也遭台北市政府“依法找茬”,令到“總統府”頭痛不已那樣。

  何況,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馬英九,都是從位於“介壽路”(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改名為“凱特格蘭大道”)東頭的台北市政府大樓,走向西頭的“總統府”的。蔡英文也不願見到國民黨的台北市長,也將會循此“捷徑”奪得“中央”執政權,而滅了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美夢。在“兩害取其輕”之下,即使是柯文哲仍然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兩岸論調,打臉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也只能是繼續被迫忍受。

  但這只是作為“政治家”的全局觀念,而具體操盤民進黨的選戰者,卻不作如是觀。最佳的選戰前景,就是在“太陽花學運”效應減弱,“鍵盤戰士”們又回復只是“吃瓜”不願出來投票的常態之下,國民黨推出具有一定實力的候選人,與柯文哲爭奪中間及淺藍選票,而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負責回收柯文哲曾承受的民進黨支持者的選票,這就將會形成國民黨候選人與柯文哲相爭,民進黨候選人輕而取勝的效果。

  因此,才有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曾經極力鼓吹蔣萬安出選台北市長,而當蔣萬安宣布不選,就諷刺這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佈局的挫敗”,進而建議又吳敦義主席親自出馬參選,並聲稱這樣“才會構成綠營壓力”的怪事。

  實際上,洪耀福的如意算盤是,就如孫大千所分析的那樣,倘若蔣萬安參選,民進黨就可以乘機施以“一箭三雕”之計,一是籍機製造輿論壓力,迫使柯文哲屈服妥協,向民進黨的意識形態靠攏,甚至是為“保位”而加入民進黨,因而民進黨可以達到“不戰而勝”之目標;二是可以將蔣萬安參選台北市長,作為民進黨“避其鋒芒”,不提名台北市長候選人的合理下台階;三是利用柯文哲的能量,借刀殺人,為民進黨提早除去蔣萬安這個未來具有威脅性的對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