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碼上支付”圖方便更要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18-01-26 09:50:34


 
  據了解,與打印在紙上或製作成塑料牌的靜態碼相比,動態碼的安全系數相對要高。央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靜態二維碼易被篡改或變造,易攜帶木馬或病毒,真偽難辨,導致支付風險較高。

  “安全和便捷是一把雙刃劍,越便捷風險就相對越大。”在唐凌看來,儘管監管對靜態碼有不少要求,如商家定期檢查,用玻璃罩蓋上等措施,但在掃碼支付的風險案件中,靜態碼占比仍很高。“每天限額500元,即便是被騙,損失也可控。如用動態碼付款,風險自然少,限額就會提升。”

  對大部分人來說,掃靜態碼支付,單日限額500元已經夠用了。交易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6年,主流支付機構每日二維碼支付95%以上都在500元以下,2017年上半年,主流支付機構二維碼支付人均每日金額是108元。可以看出,這一額度已滿足絕大部分使用二維碼支付付款消費者的需求。

  要繞過這500元限制也並非沒有辦法。“500元限額是針對用戶而言,對商戶並無限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如果在飯店消費600元,要掃商戶的靜態碼付款就有點困難了。不過,此時讓收銀員掃你手機上的動態二維碼就能完成支付。

  “掃得安全”至關重要

  使用二維碼支付,消費者在圖方便的同時,需要養成良好的支付習慣,更需要注意防範風險

  報告顯示,中老年人和“90後”是支付風險的“重災區”。

  報告顯示,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優惠信息吸引,對於不明二維碼防範意識差,更易遭受網絡欺詐(占比達59%);同時,50歲以上人群中追回損失的比例為54%,低於其他年齡段,主要原因可能在於未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另有數據顯示,發生損失後及時撥打銀行客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掛失,或立即報警的50歲以上人群均不足三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