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交所總裁:今年將推25年來最大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8-01-25 15:57:03


 
  歷史新高近在咫尺

  2017年,港交所股價一直與港股同步。按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239.8元計,港交所去年累升34.26%,與恒指累升36%相若。踏入2018年,港交所更是大放異彩,昨日一度高見306元,與2015年“大時代”高位311.4元僅僅相差1.7%。

  一直以來,受制於港股傳統由證券交易主導,港交所股價高低多由反映成交的結算和交收徵費來決定。截至去年9月底,港交所現貨部分收入為24.03億元,按年增長21%;該部分除去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收入(EBITDA)為19.75億元,按年大增25%。表面看來,只要港股成交持續暢旺,港交所股價就可“長升長有”。事實上,2018年以來港股屢創新高,至昨日已累計漲3040點,升幅逾10%,且成交量已連續17個交易日維持在千億港元上方。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港交所致力證券以外收入來源,但未來特別是短線,港交所股價表現仍將受港股成交量左右。

  互聯互通居功至偉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愈趨融合,若“獨孤一味”集中從事證券及其相關衍生工具交易,則未免“坐井觀天”。曾幾何時,受累於成交持續低迷,港交所股價亦曾持續跑輸過大市。

  正是看到“獨孤一味”不利港交所發展,港交所才從2012年至今,持續布局海外,致力於聯通中國與世界。繼2012年6月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打開進軍商品交易業務之門後,港交所分別於2014年11月及2016年12月,相繼開通了“滬港通”及“深港通”。

  去年7月份,港交所聯同內地監管機構又推出了“債券通”;並於去年12月決定擴闊現行上市制度,包括容許尚未有盈利或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同股不同權”公司到主板掛牌,相信今年6月份就會有首批新經濟公司上市。經過近6年來的大力改革,港交所不再單純服務港人和香港市場,而是真正走向了世界金融舞台中心地帶。

  誠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所說,港股向好不僅僅得益於外圍市場的樂觀情緒,更主要靠自身轉變和推動。2017年是香港資本市場的大年,2018年將成為啟動年和轉折年,相信港交所股價還能繼續向上,與改革俱進。

  (來源:香港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