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幣身價抬 聰明錢會去哪兒
http://www.CRNTT.com   2018-01-24 12:59:53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市場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繼續企穩運行是大概率事件,這對於風險資產特別是權益類資產有較好的支撐。人民幣匯率企穩帶來的整體流動性改善也有助於債市回暖。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走勢

  2018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強勢升值近1100基點,盤中快速突破6.40關口,升值的幅度和速度都恍如2017年初的“情景再現”,而這波人民幣升值已持續1個多月,大有複制去年三季度的破竹之勢。

  市場人士指出,開年以來人民幣突破6.4,滬綜指重回3500之上,均反映出市場風險偏好的上升。在我國經濟增長韌性較強、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繼續企穩運行是大概率事件,這對於風險資產特別是權益類資產有較好的支撐,人民幣匯率企穩帶來的國內整體流動性環境改善也有助於債市回暖。進一步看,隨著人民幣匯率真正實現雙向浮動,境外資本配置中國債券和股票資產的積極性將趨於提升。

  人民幣開門紅火

  由美元貶值引發的這一輪人民幣升值進程仍在延續。

  2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103基點至6.4009元,續創逾兩年新高。至此,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年內已調升1333基點,累計升幅超過2%。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本周雖漲勢放緩,但年初以來的累計漲幅也在1100基點左右。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6個交易日有12日錄得上漲,截至1月22日收盤報6.4036元,較2017年底的收盤價6.5120元上漲了1084基點,累計漲幅1.67%,且19日盤中最低觸及6.3888元,刷新2015年12月以來新高;香港市場方面,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2日收報6.4028元,較2017年底的收盤價6.5136元上漲1108基點,累計漲幅超過1.7%。

  總的來看,今年初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均可與去年初相媲美。2017年1月3日至18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2個交易日有9日上漲,累計升值1153基點,漲幅同樣為1.66%。

  從更長的區間來看,這一輪人民幣升值的持續時間更長,累計漲幅也更為明顯。自2017年12月19日算起,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空間已超過2100基點,累計漲幅達3.23%。

  三因素共促升值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美元指數呈現超預期的疲弱,是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升值的主要原因。當然,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也為人民幣匯率企穩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首先,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背景下,歐日等國央行先後釋放出“鷹派”信號,加之美國經濟數據參差不齊、政治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重啟跌勢,為人民幣匯率持續反彈提供了外部環境。2017年12月下旬以來,美元指數自94持續下跌,日前最低下探至90.1030,近一個月跌幅超過4%。同期,歐元兌美元從1.1745上行至1.2185,累計漲幅達3.71%,強勢歐元成為壓制美元的重要因素。

  其次,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除了美元表現偏弱外,還與我國經濟增長的較強韌性、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緊有關。從基本面來看,2017年我國GDP實際同比增長6.9%,好於預期的6.8%,宏觀經濟總體向好;從政策層面來看,2017年12月美聯儲加息後,中國央行跟隨上調了政策利率,且歲末年初一系列監管政策密集出台,進一步穩定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

  再者,自201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頻頻超預期的表現,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看多人民幣的行為,“羊群效應”令美元指數加速破位,並助推人民幣匯率升值進程延續,這也是近期人民幣匯率表現較強的原因之一。

  外有美元指數超預期疲弱,內有國內經濟政策“給力”,正是內外因素的“合奏”,共同促成了人民幣匯率歲末年初的這波升值行情。

  進入本周,人民幣漲勢放緩,後續人民幣升值態勢能否延續?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跌破重要支撐後,春節前剛性結匯需求、購匯盤觀望使得人民幣仍存在短線繼續升值空間。

  “從主體行為來看,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動力在於三點:一是部分春節前待結匯盤形成‘剛性需求’,構成人民幣短期升值動能;二是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跌破重要支撐後,購匯盤傾向於短期內保持觀望;三是春節前不急於結匯的主體,可能等待節後美元兌人民幣升值波段結匯,屆時會壓制美元兌人民幣升值動力,尤其是前期結匯盤集中區域。”興業研究表示。

  利好風險資產配置

  俗話說“水漲船高”,人民幣“身價”的抬升,無疑也提升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較為充分、歐央行可能超預期啟動邊際緊縮的情況下,美元指數易下難上,叠加我國國際收支持續改善,人民幣匯率穩中小幅趨升仍是大概率事件,這對於風險資產特別是權益類資產有較好的支撐。

  從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來看,東興證券此前指出,匯率仍然為一國經濟基本面的長期體現,當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一定程度上體現對於內地經濟的長期預期上升或下降,從而利好或利空主要業務在內地的上市公司,引發資金基於預期流放或流出港股市場。

  從市場表現看,2018年開年以來,全球市場風險偏好提升,香港恒生指數創出歷史新高,開年以來已上漲10%;A股市場上,滬綜指重回3500點並逼近3550點,年內漲幅也已超過7%。

  業內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背景下,通常造紙、航空、房地產、銀行等行業或明顯受益。市場分析稱,首先,進口成本下降,對於需要進口設備、原材料的企業降低了成本,有利於進口鐵礦石、原油、紙漿、各種設備等;其次,外匯匯兌收益,持有外債的企業將減少實際償還額而受益,如航空業等;最後,在人民幣資產升值,持有人民幣資產經營的企業財富效應明顯,如房地產業、銀行業等。

  對債券市場來說,人民幣匯率企穩,減輕了我國貨幣政策面臨的外部掣肘,帶來的國內整體流動性環境改善也有助於市場回暖。事實上,近期境外資本對人民幣債券的配置力度的確有所加大。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單月境外機構共增持利率債370.52億元。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期進入穩定升值通道、相對一攬子貨幣預期較為穩定,當前我國債市對海外機構投資者吸引力正逐漸凸顯,預計未來將持續為我國債市帶來增量資金,基於海外投資者的投資特性,主要利好流動性較高的利率債。”申萬宏源證券表示。

  總體而言,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市場預期更趨平穩,我國國際收支將持續改善,對我國資本市場整體利好,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逐漸顯現。

  (來源:中國證券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