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正成為創新之“龍” 與美國差距縮小
http://www.CRNTT.com   2018-01-24 11:11:33


資料圖片:在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一款智能機器人與參觀者互動。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自從1978年啓動向市場經濟轉型以來,中國取得了很多成就。就經濟進步而言,中國在過去40年裡的轉型速度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近10%。中國重新塑造了全球貿易模式,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通過這一成功,中國有8億人口擺脫了貧困,2006年至2015年間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減半。

  瑞士金融和經濟網1月19日載文《中國正成為創新之“龍”》,文章說,現在的問題是,已經定位成為世界創新領導者的中國是否會在2018年或者之後不久利用這個機會。

  中國的轉型基於空前的生產繁榮。2016年,中國對外出口商品超過2萬億美元,占全球總出口額的13%。此外,中國還通過在橋梁、機場、公路、能源和電信等領域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推動了經濟現代化。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速鐵路系統。到2021年,中國的年消費量將增至近2萬億美元,那相當於新增一個德國規模的消費市場。

不再是低工資國家

  去年12月,蘋果公司總裁蒂姆•庫克說:“中國在很多年前就已經不再是一個低工資國家。”現在吸引外資的不是低勞動力成本,中國的強項是先進的生產知識和供應網絡。因此可以理解,中國想提高經濟生產率并提升在價值生產鏈上的位置。

  在“十三五”規劃中,中國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成為“創新型國家”,到2030年成為“全球創新領導者”,到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此外中國還宣布,將把研發支出增加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到2020年讓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翻番。

  為了實現創新目標,各個城市紛紛建造技術中心吸引人才。例如,廣州就鼓勵科研人員、企業家和企業在那裡落戶。美國通用電氣集團最近表示,將其在亞洲的首個生物科技園建在廣州,投資預計約8億美元。深圳已有“硬件矽穀”之稱。按照專利數量計算,深圳-香港地區在全球創新集群中排名第二。

更多支出,更多科研,更多學生

  中國商業生活的特點是擁有世界其他地方沒有的速度和靈活性。中國正在全面采用數字化模式,而不是簡單地把它們放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上。缺乏舊的計算機系統使中國能够在數字支付、共享經濟或者在電子商務方面超越西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