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丁一凡:中美博弈是“變和”而非“零和”
http://www.CRNTT.com   2017-12-27 18:01:16


 

  然而,歷史也有其他大國崛起而沒有引起“守成大國”與其發生大規模衝突與對抗的例子,美國的崛起就是這樣。美國原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美國獨立、崛起後,按照修昔底德陷阱的邏輯,也會引起英國的恐懼,也會引起英國和其他歐洲列強對它的圍堵,最終也應該導致它們之間的大戰。但美國崛起後,除了“柿子撿軟的捏”,打了衰敗的西班牙帝國一頓,搶了一些領土外,並沒有去與英國與法國爭殖民地,而是選擇了另一種辦法,用開放市場,自由貿易的辦法去爭取與其他歐洲列強共謀發展。這就創造出一種“變和博弈”(variable sum game)邏輯,美國本身的市場給英法等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無論是投資還是貿易,英國、法國都能從美國那兒得到更多的好處。反過來,美國還給英國和法國提供投資和必需的產品。在變和博弈中,博弈各方的利益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對抗、衝突就失去了基礎。相反,合作才能獲得更大利益。

  中國的崛起也是一種變和博弈的過程,因為中國不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大國爭奪利益,不去搶奪什麼地盤,而是在世界自由貿易的框架內,快速發展了起來。從20世紀60年代與蘇聯交惡後,中國就不再與任何國家結盟,所以不會讓其他國家感到威脅。中國的迅速發展不僅給其他國家提供了出口市場和投資市場,中國資本還投資美國、歐洲,給它們創造了就業機會和發展動力。最近一些年來,美國那些知名的大企業在中國市場上賺的錢遠超它們的美國市場。這不是典型的變和博弈是什麼?在這種背景下,某些美國的戰略家聲稱,“中國的雙贏就是中國贏了一回,又贏了一回”。這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又能是什麼?

  其實,在變和博弈中,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更應該用競合(Comperation)一詞來形容,它是由競爭(Competition)和合作(Cooperation)兩個詞組合而成。中美在科技發展上,在經濟增長上,都有一種競爭的意思,但是一種和平的競爭。而在全球和地區問題上,中美既有許多國際合作,也有許多共同利益,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其實,中美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未必不是好事。為什麼中國與美國都把發展市場經濟當作自己發展的形式?那就是因為,市場會帶來競爭,而競爭是促進企業提高效益、不斷創新的機制。中美之間有一定程度的競爭,會激發兩國不斷創新、提高效益的積極性,會進一步推動科技進步,為人類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認清這種變和博弈背後的邏輯,知道如何控制我們的這種和平競爭,不使它變成對抗與衝突的理由。(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