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數據顯示,對於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機構等新型金融機構,外資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的銀行家態度最為積極,高達10.9%的外資銀行高管表示,如果有機會願意前往互聯網金融機構發展,與之相對應的,大型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銀行家,態度則較為保守。
在各類機構中,政策性銀行家的崗位穩定性最強,當面臨去其他銀行發展的機會時,77.5%的政策性銀行高管仍然願意留在現機構,其他依次是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高管,農村金融機構高管的崗位穩定性較差,有近半數的銀行家願意去其他銀行進一步發展。
缺乏激勵約束機制
與2016年相比,銀行家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仍未能得到解決,分別有31.7%和24.3%的銀行家表示其成長面臨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責權利不匹配和沒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等。
事實上,在銀行家對公司治理的評價上,激勵和監督機制的有效性獲得的評分最低。有超過五成的銀行家表示,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是當下銀行公司治理的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比上升了9.3%。
與中資銀行不同,在外資行的角度,沒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的阻礙程度更甚,有高達45.7%的外資行高管持有此看法,這與在我國經營的外資行主要是分行、子行,在決策上很大程度依賴國外母公司相關。
(來源:證券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