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美的甌塑風景作品。 |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詩畫浙江之美,既美在 “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風光,更美在諸如漆器製作等傳統文化積澱的審美情趣。浙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較早的省份之一,以“非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與浙江旅遊形成合力,相得益彰。由景及人,詩畫浙江的背後,是一批批文化匠人的默默耕耘;正是他們的堅守和創新,使得浙江旅遊的內涵不斷豐富。
匠心傳承
打好旅遊城市文化牌
提及武義,人們通常會想到“浙江第一、華東一流”的武義溫泉,抑或是因朱熹、呂祖謙等曾在明招寺講學形成的“明招文化”,而真正在這座“溫泉之城、螢石之鄉”逗留過、體驗過,一定會對武義大漆髹飾技藝印象深刻。
武義大漆髹飾技藝一直是浙江漆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金華八婺特有的“豆腐底”工藝和鑲嵌、收金工藝是武義大漆技藝的主要工藝類型,但一度陷入失傳的境地。
多年來,鐘宏雲和他的漆香草堂收集大量資料,進行無數次實驗,最終摸索出一套“瓷胎漆器”的工藝方法,並結合武義當地婺窑,還原了大漆瓷器之最技藝,讓漆瓷重見天日,大放異彩。現已恢復了興於“瓷胎”髹飾技藝、犀皮漆工藝、漆砂硯、鑲貝工藝、唐代古琴工藝、金繕工藝等失傳已久的工藝,並使得髹飾技藝進一步發展。2016年10月,武義大漆髹飾技藝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武義旅遊文化的一張金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