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佳明:小看大看,不如實看
http://www.CRNTT.com   2017-12-22 09:48:30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前幾日,筆者有幸參加《環球時報》年會,並主持了其中“龍象之爭,從概念走向現實?”討論板塊。其間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一句流利的中文:“中國一直小看印度,印度也從未大看中國”令筆者思味許久。從自省的角度思考,狄伯傑的這句話,的確反映出當下我們在國際外交心理上的一些表征。不管是“小看”還是“大看”,其實都是“誤看”,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實看呢?

  首先,理性超越感性,才能實看。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無疑,外在環境變化會影響人們的內心世界。當下世界輿論屢屢提及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保守主義等等,反映的都是人心在外界情勢下的“隨波逐流”。

  但是,真正的進步與發展終歸是靠理性思考和決策推動的。所謂“大看”、“小看”都是感性主導的意見和態度,儘管可以獲得一時之快或精神滿足,但感覺之後的行為、行動,終歸要靠客觀、理性的“實看”支撐。

  其次,求同存異,才能實看。今天中國提倡的是“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際交往新思路。“對話”和“結伴”,體現的是求同存異的義利觀。中國歷來相信,志同才能道合。不同的歷史文化和國情,並不影響國與國之間擁有共同的志向。放大共同的、共通的,才可能是“伴”,而只看不同、“死磕”差異的,則可能適得其反。

  最後,只有學習和了解,才能實看。年會討論伊始,筆者想以輕鬆的話題開場,說出了作為中國七零後在成長記憶中與印度相關的三個人物:唐僧、泰戈爾和阿米爾汗。這個輕鬆的開場立刻得到印度另一位嘉賓的積極回應,他認為從歷史到文化的角度,中印兩國都應是“龍象共舞”而不是“龍象之爭”。慚愧的是,筆者對於印度的了解不多,但本著尊重文明多樣性的世界觀,彼此的深入學習和了解,一定可以幫助彼此“實看”對方,“看實”對方。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感謝這位印度學者能如此開誠布公地,在中國舉辦的論壇上說出自己真實所感。真誠太重要了,真誠贏得尊重,真誠觸發思想。作為回應,筆者提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印學者面對面時不再言及“小看”或“大看”,而說“中國實看印度,印度看實中國。”(來源:環球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