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茂波:港府有700多億元預留作房屋基金
http://www.CRNTT.com   2017-12-08 17:46:38


 

  陳茂波指出,亞洲金融風暴、“非典”時,香港房價暴跌60%到70%,導致一段時間內社會上認為不需要那麼多房子,所以新建房屋的速度放慢了下來,供給滯後了。現在環球利率這麼低、遊資這麼多,很多人也來香港買房子,持續推高房價,這個問題就更為尖銳。

  “這幾年的經驗下來,感覺如果要將土地釋放出來,社會需要一定的共識,例如是不是部分農地可以改用途?在維多利亞港以外有一些不牽涉生態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填海、增加土地?”陳茂波認為,政府的精力應放在促成社會達成主流意見,通過增加土地來應對房價貴的問題,才是恰當的解決之道。

  今天的香港,除了市民“上樓難”,老齡化的問題同樣突出。在香港街頭、的士上,經常看到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辛苦地工作。目前香港的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15%,政府統計處推算說,206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6%,即每3人中就有1人是長者。如此嚴峻的形勢和未來壓力,讓解決好“老有所養”的問題變得同樣急切。

  陳茂波說,退休保障的傳統三支柱是強積金、個人儲蓄以及住房,單靠強積金肯定是不夠的,但香港的公立醫療非常便宜,一天也就100多元,有很好的保障作用。除此之外,政府一直在落實一個2000億元的醫院擴建項目,並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為安老院舍預留了300億元。在硬件投入的同時,也在考慮輸入照顧長者的外勞,改善社區養老的條件。“老人家工作這麼久,對社會有這麼大的貢獻,大家都希望他們晚年能過得舒服一些。”

  “民生大於天。”財力是有限的,是投資未來還是紓解民困,體現並考驗著政府的初心。今年2月份,陳茂波在立法會解釋新一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時說:“預算案裡不只是一組組冰冷的數字,它蘊含的是政府投放資源的優次,反映我們的價值觀。”當再問及他這個問題時,他表示社會上對於資源的要求總是大於政府所擁有的資源,兩個方面都不可偏廢。一方面能照顧到最有需要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開拓,創造更多的資源。“我感覺這個工作挺困難但也挺有趣的。”

  不失信心、不懈努力,奔赴香港新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