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開拓國際活動空間寄望區域自貿協議?
http://www.CRNTT.com   2017-12-06 09:55:06


 
  然而,雖然“CPTPP”的實質內容與“TPP”大同小異,但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少了美國的“CPTPP”,其他成員多是以製造、農業為主的國家,因而加入“CPTPP”對台灣的效益其實不大。同時,因為沒有美國,台灣當局能否順利加入,可能也會受到中國大陸方面的影響。這些國家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十分重要,他們不可能為了增加跟台灣之間的貿易的關係,來放棄中國大陸的市場。如果有美國在,或許美國還可以不買帳,但現在沒有美國了,其他經濟體向中國大陸說“不”的實力和勇氣都不足。

  過去,馬英九十分強烈期待加入中國--東盟的“十加一”,及中國、日本、韓國與東盟的“三加一”,以提振台灣地區的經濟,而中國大陸也樂見其成。但在蔡英文上台並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後,中國大陸當然不會“引狼入室”。由於中國在“RCEP”中佔主導地位,因而蔡政府要加入,除非是承認“九二共識”。

  其二、意圖透過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議,開拓國際經貿以至政治活動的空間。因為隨著中國的實力增強,而美國卻採取“孤立主義”,逐步淡出國際舞台,因而許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補這個“頭兒”的空缺。因而國際社會更為堅定一個中國原則,而且連台灣當局現有的二十個“邦交國”,已經有幾個亮起“紅燈”。蔡政府儘管正千方百計地進行“固盤”,在經濟和財政狀況都不太妙之下,仍然大撒金錢,但心中也已打定“輸數”。

  在此情況下,加入政治意味不強的區域自由貿易協議,就可彌補在政治領域上的損失。比如,“APEC”就是台灣當局至今唯一可以與世界各重要國家“平起平坐”的國際經濟組織。而且,在自由貿易國家/地區的認定方面,台灣比大陸更具優勢。比如,美國近日就宣佈,不承認中國大陸是自由市場國家,而台灣地區是自由市場經濟體,早就被世界各國所認定。

  這使人想起當年兩岸分別在“入關”談判中的一宗軼事。當時,台灣地區的條件已經具備,但必須等待條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國,因而台灣官場上就有“成績優勢的學生,要等成績落後的學生補考成績及格後,才能畢業”的段子。實際上,在兩岸入“關”,就是中國加入後,“台澎金馬單獨經濟體”才可加入。因此,台灣當局可以籍著自己的優勢條件,加入區域自貿協議。

  不過,仍然面對兩大難題。其一是必須分別與上述兩個協議的所有成員國達成協議,其二是所有成員國都不反對。其中達成雙邊協議就較為困難,因為上述兩個協議的成員國基本上是台灣當局的非“邦交國”,北京的態度是反對他們與台灣當局發生政府間的關係,簽署政府間的協議。這些國家與要看北京的“臉色”。雖然在馬英九時期,因為有所放鬆,台灣當局分別與新西蘭、新加坡簽署了雙邊自貿協議,但仍卡在“國會”批準上。而在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之前,都更不可能會有進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