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富權:從親綠民調看十九大效應正在發酵
http://www.CRNTT.com   2017-11-21 11:55:31


 
  文章續道,已經有一些人從當年的“寧靜革命”中覺醒過來。甚麼普世民主價值,是以犧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利益為基礎的。正是這種“選舉民主”,導致台灣地區從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之首,快速墮落為“亞洲小蟲”,從當年在只有三萬五千多平方公里、二千萬人口,每年的GDP竟然可以與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十三億人的大陸“相對拼”,到今日大陸已經有廣東等沿海多省的GDP超越台灣。

  實際上,台灣地區“選舉民主的亂象,不單止是那些狗盜雞鳴的賄選、抹黑戰、“假錄音帶”奇招,甚至是“槍擊案”等怪招,而且更反映在整個政治生態的宏觀範圍內。十多年前人們就常說,陳水扁每天想的事情不是政務,而是選舉。講經濟就周身無力,講選舉就天下無敵。天天在選舉,哪有心思發展經濟?為了自己的連任,為了民進黨“立委”的勝選,他不惜毒化兩岸關係,得罪為他撐起“保護傘”的美國佬,大搞什麼“公投”之類,“攪得週天寒徹”,經濟和民生大受其害。而蔡英文雖然吸取陳水扁的教訓,避免刺激對岸,盡量不搞陳水扁那些花架子,但也是每天都想著自己能夠成功爭取連任。而在野者為了推翻對手,也濫開“空頭支票”滿足選民,即使是有長遠規劃,也是為了針對其對手,而且一旦實現政黨輪替就推翻其前朝的規劃,那管他“一地雞毛”。最近民進黨提出的“八年前瞻”計劃,就是選舉工具,是利用執政資源討好選民。但根本沒有全面或重點的規劃,隨意性極大,而且提前使用子孫後代的財政。朝野各政黨“立委”為了勝選,經常在“立法院”殿堂演出“全武行”,明知某個法案是有利於發展經濟,造福民眾的,也為了一個政黨的選舉利益之私,使用各種方法將之阻擋下來,以至造成“政令出不了“總統府”,拖慢行政效率。而且,選舉是要錢的,往往動輒就是“億億聲”。在當選後,當然希望能盡快收回成本,就透過官商勾結,爭取連本帶息取回。

  現在,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藍圖,讓曾經充滿優越性的部分台灣民眾自感落後,並因此而對“投錯票”深感後悔。不少出身於綠營的青年,也到了大陸就讀或發展。這種心理變化,只要持續發生,並為功,兩岸的堅冰就一定能融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