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於前日抵華進行為期三日的訪問。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這個時間是十分敏感而又微妙,其一特朗普是中共十九大後中國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其二是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訪問中國;其三正好是在越南峴港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前夕,而特朗普是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出席該峰會,其反對全球經濟自由化的思維定勢,與“APEC”的主要宗旨——促進亞太地區各國各地區經濟體的開放合作有所抵觸;其四是當前東北亞局勢尤其是“朝核”問題成為“後冷戰”時期的焦點問題,讓本來在競選過程中聲稱美國要重返“孤立主義”,以“美國優先”為由專心發展國內經濟,“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不得不“被迫食言”,又要當起“世界警察”。
而緊接下來的,還有習近平與特朗普都將出席亞“APEC”峰會後,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將赴菲律賓參加東盟峰會,特朗普則一改此前不參加東亞峰會的計劃決定出席東亞峰會,這個“肢體語言”,讓東盟各國看到了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哥倆好”,那些曾經在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挑唆誘惑下,在南海問題上上跳下竄的東盟某些國家,可能會洩了氣。
這些事情串成了一個圈,其實都是圍繞著中共十九大連續轉。實際上,按照十八大及此前的幾次的黨代會,都是在十一月舉行的,十九大提前到十月下旬舉行,就有“遷就”“APEC”和“配合”特朗普訪華之意。當然,也就造就了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的首次訪華,成為中國政府在中共十九大後所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而也因此而讓特朗普順道訪問與“朝核”問題利害密切相關的日本和韓國。而在習近平方面,也因此而造就了他再次當選為中共總書記後,首次外訪就是在出席“APEC”峰會後,對越南和老撾這兩個由共產黨執政的國家,這既是睦鄰的需要——在十九大報告中,“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更是展示中國共產黨不忘其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最高綱領”。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及就任美國總統之後,對中國的態度完全不同。曾經指責中國“搶奪”了美國工人就業機會的特朗普,昨日卻在聯合記者會上說,不能責怪中國政府為其人民謀福祉的作為,要怪就怪美國政府此前的領導人。特朗普在日本和韓國,對安倍和文在寅扮演“招之即來,呼之即去”的“老大”角色;而到了中國,卻是大打溫情友好牌,以小外孫女唱誦中文歌曲和詩詞,及昨日自己刻意佩戴“中國紅”領帶,夫人穿著“中國風”長裙等,都在刻意討好習近平和中國人民。無它,特朗普現在內外交困,諸樣不遂,需要中國為他注射“強心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