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讀中國音樂產業突破3000億“大關”
http://www.CRNTT.com   2017-11-07 17:43:00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突破3000億元大關。業內認為,版權環境的優化、音樂產業與新技術的跨界融合將成為未來中國音樂產業分工優化、內容生產升級與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驅動,助推我國音樂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不少網民記得,2015年以前,絕大部分互聯網音樂服務商提供的是免費聽、免費下載音樂的服務。數字音樂版權環境的薄弱限制了國產音樂的創作、生產、傳播與消費等多個環節,阻礙了音樂產業的發展。

  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下發《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後,“部分歌曲付費收聽、不少歌曲成為某平台獨有內容”成為常態。此後兩年間,我國音樂版權環境的持續改善帶來了數字音樂產值的快速增長,迎來了中國音樂產業的一次騰飛。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數字音樂PC端與移動端的總產值達143.26億元,保持了超過39%的增速,付費收聽和下載成為其高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從線上消費市場來看,互聯網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03億,付費用戶數量加速膨脹,與2012年相比,音樂付費用戶數增幅高達113%。

  除版權環境優化之外,互聯網背景下新科技與音樂產業的跨界融合,有望拓寬產業邊界,或將成為未來我國音樂產業分工優化、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創新與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汪京京說,自2016年以來,傳統音樂與科技的高度融合,科技與內容生產創作高度融合,培訓教育和演出演藝的高度融合,以及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音樂產業基地園區之間的高度融合,碰撞和催生出具有不同特性的新業態。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社區產品部副總經理計鳴鐘看好技術融合背景下基於音樂和音樂垂直場景的新生的商業模式,比如基於互聯網思維打造的迷你K房,除了具有傳統KTV的功能,還能把唱過的歌曲保存在微信中,生成專輯。“目前全國約有4萬台迷你K房設備分布在各大商場,用戶可以以較低價格買斷一首歌的K歌權,並很快完成消費。這是一種音樂消費場景的變化。”

  在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及騰訊研究院近日共同舉辦的網絡版權產業沙龍上,美國R.S.裡昂協會研究和戰略咨詢公司創始人羅伯特·裡昂介紹,美國已有企業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來創作音樂。儘管對藝術界而言,人工智能創作的問題尚存爭議,但人工智能在人類的輔助下,借助一系列工具創作一些簡單的背景音樂與電影電視音樂,並生成版權,有望解決音樂工業化的問題。

  除此之外,基於大數據的用戶行為預測和個性化體驗的定制服務,將成為開辟音樂傳播新方式的突破點。同時,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和語音識別等技術的應用,有望為行業提供便捷化的內容創作與智能的語音操控環境。

  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院長趙志安認為,在政策扶持下,通過未來科技與音樂產業的跨界融合,激發優質內容和模式創新,新時代的中國音樂產業有望躋身全球音樂產業大國之列。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