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海外軍事行動後勤保障新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7-11-02 09:19:50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電/打仗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在打保障。面對未來可能的信息化戰爭挑戰,需要根據聯合作戰要求,完善後勤保障運行機制,探索後勤保障規律方法,提升後勤保障質量效益。俄羅斯近年來在對外軍事行動中實施後勤保障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鑒。

  解放軍報報道,俄羅斯空天軍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實施的大規模空襲,是近年來俄羅斯對外採取的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此次行動既有跨域作戰特點,也有多兵種廣域分布聯合行動的特性,但其作戰效果的達成,離不開完善的後勤保障。

  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是確保後勤保障高效運行的基石。一流的後勤保障,離不開一流的指揮體制和作戰流程。信息化戰爭作戰單元廣域分布,保障任務繁雜多樣,傳統指揮手段難以滿足現代後勤指揮需求,只有依托一體化聯合指揮信息系統,才能實現後勤資源的集中指揮、高效運送、精確保障。在對“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實施突襲過程中,俄羅斯自上而下形成了由總統-總參謀部-俄駐敘航空兵集群司令部組成的指揮體系,決策層次高,指揮環節少,信息流通快,確保了各級指揮機構包括後勤指揮單元能夠快速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合理有效實施保障。俄羅斯早在數年前就投入建設的新一代指揮信息系統,在此次空襲行動中首次用於實戰,有效保證了遠隔千里的俄軍作戰和保障單元實時通聯與信息交互,是確保俄軍後勤指揮高效運行,保障精確到位的重要依托。

  海外軍事基地在後勤保障預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保障思想,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體現之一是基地化保障。俄羅斯一直以來苦心經營的敘利亞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為俄空襲“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行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基礎。資料顯示,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俄羅斯出於人道主義救援需要,就不斷利用塔爾圖斯基地為敘政府軍提供多種物資補給,同時也為後來俄軍的空襲行動,事先儲備了相當數量的戰略物資。尤其是在對該基地實施改建後,塔爾圖斯港無論在保障容量、保障技術和防禦能力上,都有了較大提高,可以同時容納相當數量的巡洋艦、驅逐艦或大型登陸艦。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與敘方達成使用塔爾圖斯基地附近赫梅米姆機場的相關協議,獲得了保障俄空天軍作戰的空軍基地。依托海外基地,既保證了俄羅斯空襲兵力迅速到位,又有效破解了單純依靠長途補給可能造成的供給中斷、無後方依托等弊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