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改造巡洋艦彰顯大國雄心
http://www.CRNTT.com   2017-10-31 15:18:22


2016年10月17日,挪威北部公海海域,一架挪威偵察機拍下的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29日接受俄《紅星報》採訪時表示,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目前已經開始,在俄北極圈內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進行。

  新華社報道,由於經費問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改造提升工作一拖再拖,直到最近才得以展開。分析人士認為,改造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綜合作戰能力將有飛躍性提升。俄羅斯期待通過對“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改造,提升海軍戰鬥力,維護本國的海軍大國地位。

  命運多舛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蘇聯時期開始建造的大型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為爭霸海洋進行軍備競賽的產物,也是蘇聯海軍實現從近海走向遠洋的重要利器。

  “基洛夫”級巡洋艦主要用於實施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它是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與其他艦船組成導彈巡洋艦編隊,執行攻擊敵方艦艇和破壞敵方交通線的任務。

  “基洛夫”級巡洋艦原計劃建造五艘,但實際上只建造了四艘,分別是“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尚未完工的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由於經費緊張,於1990年被拆解。“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後來成為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的名字。

  資深軍事評論員石宏介紹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沒有足夠資金供養前3艘“基洛夫”級巡洋艦,只能任由它們在港口風吹雨打,一度傳出前3艘艦都要被拆解的消息,而4號艦於1998年4月才建成服役。

  普京執政後,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命運也一一明了。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被拆解、剛建成的4號艦“彼得大帝”號被保留,2號艦“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等待修復和改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