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登造島神器看中國工程神力 造島只是牛刀小試
http://www.CRNTT.com   2017-10-31 09:42:22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中國是‘基建狂魔’”“一言不合就搭橋、修路、挖隧道、填海造地……”這些既風趣又透著自豪的話語都出自熱追“厲害了我的國”系列的網友口中。的確,無論是天塹上架設的超級大橋(如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還是南海上那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島礁建設),中國在基建領域創造出一個個世界奇跡。這些“大國重器”背後,是一群又一群平凡的人創造著不平凡的事業。10月下旬,隨環球時報旗下環球網主辦的“走進新國企·當代中國奇跡之旅”,記者專門登上網友熱捧的“造島神器”——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天津航道局(簡稱“天航局”)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遠”輪,一睹新時代“中國製造”的“逆天”能力。

  翻江倒海的“造島神器”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10月22日從河北黃驊港碼頭登上交通船時,就被遠處一艘外形略顯古怪的藍黃白顔色相間的船只所吸引,那就是正在進行航道疏浚作業的“通遠”輪。隨著兩船相互距離的縮近,這種“別扭感”越發明顯——“通遠”輪肥大寬平的船體上堆滿吊車和管道,船體後部兩側還各拖著一根粗大的黑色“手臂”,怎麼看都與想象中的“神器”搭不上關係。

  真的登上“通遠”輪,記者的感覺立刻就不同了。“神器”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乾淨”。與常見的施工機械不同,這艘四星級工程船真的就像四星級賓館一樣,甲板和扶手一塵不染,工具箱裡的工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這些細節無不顯示出船上有著嚴格的制度管理。據船長姜滿介紹,現代挖泥船一般可分為絞吸式、耙吸式、鏈鬥式、抓鬥式、反鏟式等。“通遠”輪就屬於耙吸式挖泥船,它總長131.2米、型寬26.2米、型深9.65米,船體兩舷45米長的黑色“手臂”就是主要工作利器。這種挖泥船的主要任務是清除航道海底的淤泥、粉砂等。工作時,“手臂”一頭連通船體中部容積達1.1萬立方米的巨大泥艙,另一頭沉入海底,利用末端安裝的特製耙頭挖起海底泥沙,然後連水帶泥一並吸入“手臂”中一米粗的管道,將其送入泥艙中。就這樣,“通遠”輪一邊航行,一邊吸泥,待泥艙裝滿後,航行到預定海域,打開船底泥門進行拋泥。

  工作中的“通遠”輪緩緩而行,只有泥艙中泥漿隆隆翻滾的聲音在提醒《環球時報》記者,“神器”此時此刻正在翻江倒海。姜滿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吹填造陸任務的增加,這些從海底吸出的淤泥也成為“搶手貨”,“通遠”輪可以在靠近海岸的地方,通過船頭的艏吹裝置連接管線,將泥艙內疏浚物輸送至上千米外的吹填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