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監管“長牙齒” 銀監會今年已開罰單數千餘
http://www.CRNTT.com   2017-09-30 11:24:59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今年以來銀監會針對市場亂象和違法案件的整改、處罰力度空前。截至8月末,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罰款合計1851萬元。

  昨日,銀監會通報會透露了上述信息。

  “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堅持‘上追兩級’‘雙線問責’和機構人員‘雙罰’的原則,嚴肅懲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提高違法違規成本,達到‘大喝一聲、猛擊一掌、震懾一片’的效果。”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副局長喻劍萍在通氣會表示,處罰不是目的,只是監管的一種手段,主要是通過監管“長牙齒”,使機構“長記性”,真正做到敬畏規則、合規經營。

  嚴厲遏制市場亂象

  “要真正做到敢於監管,有‘虎口拔牙’的精神;要做到能管,有‘火眼金睛’般觀察、發現和分析問題的本領;要做到願管,要有奉獻和犧牲精神;還要做到善於監管,要講究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的上述表態道出了銀監會系統“監管姓監”的理念,治理亂象決心。今年以來,銀監會安排部署“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以及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和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行業廉潔風險等十個方面的市場亂象專項治理。

  喻劍萍介紹,“三違反”“三套利”和“十亂象”的檢查已基本完成,“四不當”檢查也接近尾聲,整改已經在路上。

  特別針對今年以來發生的銀行業重大案件,銀監會迅速立案,依法取證,嚴肅查處。例如,對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虛假理財案的查處工作已基本結束,對該支行及其管轄分行均採取了監管糾正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罰問責。

  截至8月末,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罰款合計1851萬元。

  同時,銀監會還在遏制非法集資案件高發上取得成效。今年前8個月,全國新發非法集資案件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1%和35.5%,案件集中爆發、急劇攀升的勢頭有所遏制。

  防風險、助實體相得益彰

  在防範重點領域風險方面,銀監會通過推動強化聯合授信和集中度監管,減少對大中型企業集團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企業集團的過度授信,目前投向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貸款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00多億元。

  同時,銀監系統還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並規範銀行對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破除財政兜底幻覺,高度關注隱性債務。

  在處置風險上,講究方式方法,做到穩妥有序,把握節奏和力度,決不出現“處置風險的風險”。肖遠企介紹,目前全國已組建債委會1.38萬家,有效發揮債委會在推動問題企業債務重組和破產重整中的作用。

  穩妥有序處置已暴露風險及風險事件。在處置不良貸款方面,前8個月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6319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50億元。

  在交叉金融業務監管方面,重點規範銀行同業、理財、表外業務,按照穿透原則識別底層資產,降低影子銀行風險。

  數據顯示,銀行業同業資產和負債今年開始雙雙收縮,是自2010年來的首次,理財產品增速連續7個月下降,同業理財今年已累計減少2.2萬億元,委托貸款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今年同比少增7600億元,特定目的載體投資今年以來同比少增4萬多億元。

  銀行業運行穩健,風險可控,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進一步提升。銀行業資產增速和結構趨於合理,資產同比增速由過去的20%以上回落至8月末的11%,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年初上升1.7個百分點。

  “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前8個月新增貸款10.3萬億元,占新增資產的比例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7.8個百分點。”肖遠企介紹,製造業貸款增速由負轉正,連續8個月保持正增長,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

  (來源:上海證券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