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五年來學生資助工作成效顯著
http://www.CRNTT.com   2017-09-29 16:50:46


 

  學生資助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突出

  十八大以來,我國學生資助事業取得的長足進展,促進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促進了教育公平實現質的飛躍。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使教育公平這一崇高理念落地生根,成為實實在在的社會現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因學費問題失去上學機會,充分享有了公平的教育機會。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為生活費用發愁,不再因經濟問題輟學或流失,可以踏踏實實地安心學習,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順利地完成學業。

  保障了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學生資助的深入開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各教育階段入學率和鞏固率的提高。五年間,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64.50%,提高到2016年的77.40%;義務教育鞏固率從2012年的91.80%,提高到2016年的93.4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85.00%,提高到2016年的87.5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提高到2016年的42.7%。

  提升了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學生資助保障力度的不斷加大,較大幅度提高了各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兒童)的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兒童)的營養結構,有效地增強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兒童)的身體素質。我國學生資助政策的引導作用,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和高中階段教育結構的調整,促進了中初級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增強了我國高等教育階段艱苦專業、亟須專業和師範專業的吸引力,引導數十萬名優秀師範生投身農村基礎教育;改善了我國基層幹部隊伍的素質結構,赴基層就業大學生人數超過28萬;為我國實現強軍目標輸送了一大批優質兵員,應征入伍大學生達43萬。

  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有效防止了低收入和經濟困難家庭因子女上學費用致貧和返貧現象。對於貧困家庭來說,學生資助政策不僅解除了子女上學費用負擔,減輕了他們脫貧的壓力,而且幫助他們的子女通過接受教育,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質,掌握了一技之長,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改變了個人及其家庭的命運,促進了家庭穩定脫貧和高質量脫貧,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