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解散國會常見 原因不一時機最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7-09-28 17:20:23


 
  安倍在2014年11月21日為了尋求民意認同他的“安倍經濟學”,在回鍋掌權兩年後宣布解散眾議院。

  當時眾議院距離下一次選舉還有兩年,但由於安倍經濟學採取的措施,造成日圓重貶,大幅墊高日本發電仰賴的化石燃料等進口成本,加上消費稅從5.0%上調至8%的衝擊,導致日本經濟連2季萎縮,經濟因而陷入衰退。

  安倍希望在支持率進一步下滑前鞏固政權,當年11月18日先宣布延後提高消費稅,將原訂2015年10月實施的第2波消費稅上調至10%計劃,延到2017年4月實施,接著於11月21日宣布解散國會。

  這一回,安倍高舉“突破國難”旗幟,希望透過大選重獲國民信任,推動解決少子高齡化的新政策,並面對朝鮮威脅。

  安倍因為陸續發生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等爭議,加上陸上自衛隊執行維和任務時涉隱匿業務報告、內閣成員頻出包等影響,自民黨在7月東京都議員選舉吃了敗仗,安倍原本的高支持率從3月開始逐漸下滑,民調一度跌破3成。

  不過,安倍支持度首先在8月初的內閣改組後,出現止跌回升的情況;接著在整個8月朝鮮情勢升溫,安倍晉三強勢面對因應獲得好評,民調逐漸上升。到9月初時,已回升到50%左右的水準。

  安倍考量目前支持率回升,並想趁小池百合子勢力尚未集結、民進黨內面臨出走潮,趁勝追擊,因此決定解散眾議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